第20章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第1/3頁)
章節報錯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琅琅上口,又把軍隊紀律、和百姓的相處方式說得通俗易懂,是首不可多得的教育用軍歌。
唱完歌稍作休息,李自成又帶著嘍囉們開始做常規熱身。
手腕、手臂繞環,然後是擴胸振臂,接著是格鬥式轉腰,最後是提膝。
李自成還給眾人講解一番訓練要點,力量、速度、柔韌、耐力、敏感等各方面。
亂七八糟的新花樣讓眾小弟聽的雲裡霧裡。
接著打完兩套軍體拳,李自成說道:“功夫是殺人技,不是小孩兒打架,是要分生死的。馬虎不得!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
劉宗敏起鬨道:“谷可成,再去跟大哥單練一回。”
谷可成急忙後退幾步,連連搖頭,“可不敢了。”
眾人大笑。
前兩天李自成戴著拳套都把他打成豬頭。
李自成練了三十年散打、拳擊和摔跤,眼前這幾頭蒜一起上都不是他對手。
劉芳亮叫道:“哥,你就別藏私了。軍體拳先放放,直接教大夥一套無敵神拳吧。”
李自成道:“哪有什麼無敵,貴在堅持。說白了就是每月練十天的打不過天天練的;每天練半時辰的打不過練三個時辰的。就你們這點水平,離學拳還差的遠……要不等幹完這趟買賣先傳你們一套黑龍十八手。”
李自甲砸著嘴,“我哥的花樣就是多,馬步推磚、弓步推掌還沒練完呢。”
李自成笑道:“說到底其實用不著什麼花架式,只要有了核心力量,哪怕打王八拳都威力無比。”
馬步推磚不好練,沒大毅力受不了那份苦,很容易連夜捲鋪蓋跑路。
也就是這幫傢伙算骨幹,李自成一天四頓飯供著,饃饃管飽,不時有葷腥,他們才能堅持住。
普通小嘍囉可不能這麼練,首先就養不起。能做到兩三日一操就算精兵。
眾人接下來又開始練兵器。
刀、矛、箭、盾牌等。①早前槍和矛不咋區分,到明末開始,有人把韌木杆子的叫槍,硬木杆子的叫矛。
火器暫時沒指望。
李自成最多造幾桿燧發槍樣品玩玩,想大規模列裝不現實。火炮更別提了。
因為在可預見的七八年內,“流寇”們會被官軍攆的雞飛狗跳,根本找不到能落腳的根據地。
李自成提著棍棒巡視全場,看誰操練不認真上去就是一棍子。
“劉芳亮箭射的不錯!”
他以前就學過。
“高一功的刀盾配合還要多練。”
刀盾也難。
大腦下令:左手持盾架開敵兵器;右手舉刀砍死他。
左手:我反應不來!
右手:習慣單打了!
新手都喜歡拿盾,覺得這樣不容易捱打,實際上全都被打出翔。
拿盾防禦就想不起來另一隻手上還有刀;舉刀進攻就想不起來自己還有盾。對方稍微一個假動作就晃的他急忙舉盾,把自己視線都擋住了,然後就像個頭埋在沙子裡的鴕鳥一樣捱揍。
小兵練刀盾只有兩招,格擋、反擊。
“劉宗敏!讓你練刺殺,你耍花槍是準備打把勢賣藝吶?鴨步繞場三圈。”
槍比刀好造,費用也低;槍磨損遠比刀慢,易保養;槍比刀易練;刺傷致命性大於砍傷;甲冑可防刀砍,防長槍要難點;槍可拒騎兵,短刀有些勉強。
不過同樣數量和訓練度的刀牌手對陣長槍,刀牌手勝面較高。②
所謂月棍年刀一輩子槍,那是對單打高手說的,對軍陣裡的炮灰不合適。
小兵練槍只有兩招,刺殺、格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