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我乾爹要進京考狀元(第2/4頁)
章節報錯
旁邊馮起龍、艾朝棟忙不迭的恭喜連連;艾詔縮在一邊不敢搭話。
艾毓初神清氣爽,謙虛道:“李兄說笑了,你只管拿話哄我們開心。怪力亂神,子所不語。艾某才疏學淺,還要刻苦攻讀為是。”
李自成老神在在道:“是與不是,明年自然見分曉。”
“那個……”
預備知縣艾朝棟忍不住了,“李兄,照你所言,小弟最少是個舉人出身吧?”
早前縣官多為進士,如今江河日下,舉人也出頭了。
“是啊!慢慢來,己卯年舉人跑不掉。”
“多謝李兄金口玉言!”
艾朝棟又沒艾毓初背景,能當個知縣也挺滿意。
李自成又給他追加了個驚喜,“幹兩年就能升正五品同知,再往後就跟馮兄一樣。識時務者為俊傑,看你能不能把握機會了。”
艾朝棟一揖到底,“借李兄吉言。”
滿堂喜洋洋。
米脂縣讀書人沾親帶故多的很,眾人又問起別個的前途。
李自成一一道來,把他們聽得一驚一乍。
艾朝棟不由感慨道:“元復兄比弟大著五歲,卻要晚三年上榜。科舉一道,不知所以,恕為難料。真應了那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
唐朝就有言“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五十歲考中進士都算年輕。五十歲連秀才都考不上的大有人在。
艾毓初點頭,“多少俊傑才華出眾,卻屢戰屢敗,天意弄人。”
遠的不說了,近的就有李時珍、唐伯虎、吳承恩、歸有光、顧炎武、黃宗羲、張岱、談遷等等。
馮起龍搖頭,“現下有些人只背範文,指望一朝壓中,哪還讀什麼書。”
有一次考試,出的題目是“徵商自此賤丈夫始矣”。
這句話來自《孟子·公孫丑下》,意思是那個最早被徵收商稅的是個賤人。
結果有不學無術的考生望文生義,以為“徵商”是征討商朝,於是破題曰:以臣伐君,武王非聖人也。
這種文章下面都不用看了,直接丟垃圾桶。
甚至還有迎立嘉靖皇帝有功的狀元毛澄,殿試策論就被發現抄襲——“多出《小學史斷》,全無自得。”
所以顧炎武感慨:“今則務於捷得,不過於《四書》、一經之中擬題一二百道,竊取他人之文記之。入場之日,抄謄一過,便可僥倖中式,而本經之全文有不讀者矣。”
還有個沒發生的例子。
南明小朝廷把朱祁鈺的廟號定為代宗。因為覺得他替代了他哥皇位。
時人言:“唐諱世,代宗猶言世宗,近人慾以加景皇帝,其不學如此。”
唐皇帝李豫因為平定安史之亂,有不世之功。本來他的廟號議定叫世宗,但要避李世民諱嘛,所以取世世代代之意,改代宗了。
世代、替代,這倆意思完全不同。
所以南明小朝廷給朱祁鈺弄代宗廟號的人,純屬不學無術。
明代某些雜魚士子除了永樂皇帝欽定的《性理大全》外,幾乎一書不讀。
張岱《夜航船》:昔有一僧人,與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談闊論,僧畏懾,拳足而寢。僧人聽其語有破綻,乃曰:“請問相公,澹臺滅明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是兩個人。”僧曰:“這等堯舜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自然是一個人!”僧乃笑曰:“這等說起來,且待小僧伸伸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