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瘋狂。

第一個月不到三億的票房,第二個月延長放映期間,竟然拿到了八億多的票房。

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這部電影都創造了奇蹟。

整個春節期間,網上除了大瓜之外,全是《瘋狂的石頭》的傳說。

黑馬、神作、狂想曲、經典、喜劇豐碑、出道即巔峰等等,什麼溢美之詞都敢往上招呼,過於狂熱。

當然,這樣的奇蹟,除了看過電影的觀眾們的賣力推薦之外,還有同行的襯托。

特別感謝趙藝傑和易陽止。

同行祭天,法力無邊。

就這樣,蘇野的第一部院線電影,以出人意料的11.1億票房收官,這是一個滿分成績。制霸春節檔,成為了今年春節檔票房最高的一部影片。

在這個年代,很多大片都難破十億票房呢。

而《瘋狂的石頭》投資僅僅1650萬元。

只能說,劉天王贏麻了。

整個電影就只有劉安迪一個投資人,可不是贏麻了嗎?至於《後浪》節目組,那都是托兒,後續追加的那些投資,也是劉安迪掏的錢。

當初,京都圈就是想圈劉安迪的錢捧自己人,沒想到自己人沒捧起來,錢還被劉安迪賺走了。

當然了,電影票房為11.1億,但並不是說這些錢全是利潤。

電影票房有一個分賬規則,首先要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可分賬票房中,院線提留57%,中影提留3%的發行代理費。剩餘的40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

發行方還要提取6%的發行代理費,所以,最後回到製片方的金額只有總票房的34%。

也就是說,《瘋狂的石頭》最終可分的票房為3.774億元。

電影拍攝之前,蘇野和劉安迪簽訂的合同,除了導演組的基本工資外,還有票房超出成本外的純利潤25%的提成。

最終算下來,蘇野的大哥大西瓜公司拿到9千萬,而劉安迪老師淨賺2.7億。

雖然蘇野這邊拿到的利潤不多,加上拍攝酬勞也不到一個億,但實際上他們賺得最多,因為,作為導演的蘇野一炮而紅了,作為電影工作室的大哥大西瓜一炮而紅了,網上很多關於蘇野拉著峨影廠邊緣員工們逆襲的雞湯文。

這段時間,全國各地的資本、藝人、公司,都在聯絡他們,想要在蘇野拍攝下一部電影是分一杯羹。

而蘇野這段時間則一直窩在小縣城裡抓一中的早戀問題。

野野說揪出來就揪出來,絕不姑息。

不過,蘇野很懂得照顧女孩子的自尊,並沒有把他們掛起來示眾,只是在開學第三週的星期一早上,單獨把早戀的男同學們拎到一中操場的大講臺上做檢討。

學校裡的問題,學校裡解決。

蘇野也不叫他們請家長,那樣只會顯得老師們無能。他早就跟這些學生的班主任透過氣了,凡是早戀的,把男孩子調到各班班花旁邊坐。如果男孩子女朋友本來就是班花的,那就把女孩子調去跟班草同坐。要是,男的是班草女的是班花,那就讓女孩子加蘇野的微信,每週帶她們補習英語。

堅持一個月,還沒有分手的,那就是真愛,不必再幹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