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那個男觀眾說出了一句大家都以為是真理的話:“沒有任何一個社會中沒有窮人。”

不少觀眾跟著點頭,連魯玉也頷首表示認可。

蘇野目瞪口呆。

男觀眾頗有些得意,又補了一句:“西方國家福利那麼好,依然有窮人。”

蘇野大驚失色,道:“哥們兒,你該不會連什麼是扶貧, 什麼是貧困,都沒整明白吧?虧我還跟你掰扯了這麼久,合著是對牛彈琴啊。”

男觀眾臉色一變,感覺受到了侮辱。

野野侮辱人從來不會委婉。

他說道:“絕對貧困又叫生存貧困,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個人和家庭依靠其勞動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 不能維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簡單來說就是食不果腹,衣不遮體,住不避風寒, 消除絕對貧困就是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當然,我們的標準要高很多,包括致富、教育、全民醫保等。搞了半天,你們居然以為絕對貧困是窮?”

男觀眾面紅耳赤,他是真不懂啊。

魯玉接過話茬:“感謝這位觀眾。如果標準只是吃飽飯而已,這有什麼難的?”

蘇野:“難!幾千年來,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做到過。”

魯玉說:“我不信。北歐人人都吃得上飯。”

蘇野笑道:“能吃得上飯和能自己賺到錢吃得起飯是兩回事,靠別人施捨吃得起飯,那他還是貧困人口。你知道國際銀行公認的絕對貧困線標準是一天賺多少錢嗎?你不知道,你們呢?”

大家都搖頭。

蘇野豎起食指:“1米元,每天。也就是7塊rmb,一個人一年收入不到兩千五百元,就屬於絕對貧困人口。”

臺下突然有些嘈雜。

一個胖乎乎的女觀眾提問:“這個標準很低啊,為什麼很難達到?”

蘇野說:“我給你舉個例子吧,在我的老家, 一個還算富裕的山區,很多老人一輩子沒有去過縣城,活動範圍僅限於周圍二十里地。他們除了務農什麼都不會,他們賣雞蛋,賣豬,賣糧食,賣草藥,賣茶葉,以此來獲得收入。你們可以想象一下,在更窮更偏僻的山區是什麼情況。水稻不是什麼地方都能種的,豬也不是哪裡都養得起的。”

女觀眾又問:“那我們要怎樣才能幫到他們呢?”

蘇野:“多賺錢,多繳稅。這就夠了。”

現場傳來善意的笑聲。

這麼簡單嗎?

就是這麼簡單,一個大明星不偷稅,就能解救一個貧困縣。

這話蘇野就不明說了,畢竟不是自己的節目。

彈幕:

“太正能量了!”

“穩哥穩!”

“我特麼看這一段看得汗毛都立了起來。”

“還以為蘇野當校長是裝逼嗎?”

“以前真覺得他是為了玩。”

“這才是偶像該做的!”

“帥呆了。”

“廢話!能黑野哥的只有太陽。”

“他確實夠黑的……”

“黑帥黑帥的。”

接下來又有幾名觀眾提問,蘇野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