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段具有濃郁鄉土氣息和北方民間音樂粗獷、爽朗風格的曲調, 優美而流暢。

在場的嘉賓和觀眾們, 無不為之側目。

這就是嗩吶嗎?

緊接著, 節奏變得更快了些。

嗩吶自由地模擬各種鳥叫聲,惟妙惟肖。

模擬的鳥叫聲, 配合優美如歌的旋律,短句替代前面悠長的樂句,使得音樂顯得活躍起來, 猶如群鳥在山林中嬉戲的歡快情景。

整個曲子歡快悠揚,鶯歌燕舞, 鳥語花香,一派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景象。你能聽到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也能感受到活潑、粗獷的生活氣息。

臺下,聽得入神的鬼頭次郎幕地身體一抖:“馬薩卡……”

鬼頭次郎訓斥道:“安靜!這是對音樂的尊重!”

“哈依!”

“不過……確實很驚人, 我聽到了布穀鳥、鷓鴣、燕子、山喳喳、藍雀、畫眉、百靈、藍臘嘴等鳥兒的叫聲,都是用嗩吶模擬出來的,這比他之前的二胡《賽馬》更加厲害。”

“兄長,安靜!”

“八嘎!”

“疼疼疼。”

“是一首快樂的曲子呀,可是,我聽到了萬國來朝的氣勢!不愧是中華啊!”

“呀~”

兄弟二人的嘀咕和扇耳光,並沒有驚動太多人, 大家都沉醉在這奇妙的音樂聲裡。

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人都驚呆了,實事求是的說,他們從沒有聽過這樣一段作品,它是那麼的優美, 又是那麼的氣勢磅礴。

角落裡,古箏名家曹山正在掰指頭數蘇野用到的特殊技法,他老人家可不僅僅只會古箏一種樂器:

“吐音、滑音、花舌、指花、顫音、吞、吐、墊、打、抹、壓、舌衝音、氣衝音、反彈音、反雙吐、連彈音、氣唇同顫音……”

數著數著,曹老先生放棄了,這首曲子幾乎涵蓋了嗩吶的所有技法。

雖然蘇野的技法熟練度不是太高,但表現力還是很足的。

瑕不掩瑜。

這就太難得了,曹山想到,他還這麼年輕。

“蘇野……是為嗩吶量身定做的曲子啊!”

聽到後半段的時候,曹山已經確定了。

《百鳥朝鳳》將嗩吶的表現力演繹到了一種極致,而不是相反。

黑夜消退、曙光初現時大自然的生動景象,著實讓人振奮。樂曲中的鳥鳴之聲眾多,但多而不雜、不亂,每個樂章都有層次地將鳥鳴之聲演奏得淋漓盡致。

這個作品透過純美的自然,映照出大自然的和諧之美,殊為難得。

許多西方音樂家也忍不住紛紛點頭,他們之前就聽到過這個東方小男孩的“狂言”。當時不屑一顧,但現在卻不得不承認,只有東方的樂器, 才能表現出這種無與倫比的自然之美!

不僅僅是《百鳥朝鳳》, 《賽馬》和《月光下的鳳尾竹》都是如此, 換做任何西洋樂器,都是僵硬和呆板的。

楚欣然還在冷笑,搖頭晃腦,吐槽道:“吵死了!”

李希熙臉色一片煞白:“閉嘴!”

這一刻,他終於明白蘇野口中的“樂器之王”是什麼意思了,嗩吶跟蘇野一樣,絕不可能在任何場合做配角……

作為專業的音樂人,他當然知道這首嗩吶曲有多震撼。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