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屁股上插著菜刀的龍套,旁邊還有個大腿上插著鍋鏟的,一個後背嵌著斧頭的,全都變成了光胴胴,衣不蔽體,鮮血長流。

這是用老式前膛炮轟出來的,因為沒有炮彈,炊事班的鍋碗瓢盆都砸了塞炮管裡。

主演們看過劇本,知道有這出戏,但還是沒忍住笑出聲。

要說抗日神劇的話,那傻兒系列就是祖宗,但沒人罵它反智,人家本來就是沙雕喜劇,正經電視劇能開篇活埋男主角?

而且,這部劇的主角原形就是這麼神,不僅打敗了日軍,還擊斃了一頭中將。

雖然不至於這麼誇張,但川軍什麼水準,大家心裡都有數,能打出那樣的戰果,只能說牛逼。

實際上,這段戲是下一部《傻兒司令》的劇情。

蘇野版的《傻兒軍長》,包括原本的《傻兒師長》四集和《傻兒軍長》六集,加起來十集。但蘇野覺得第一部的結尾不夠轟轟烈烈,於是把後一部的前兩集拿了過來,一共十二集。

在蘇野版的版本里,哈哥在片尾因打敗日軍,被授予了司令軍銜,然後明升暗降被剝奪軍權,貶為視察員。

武組這邊拍得很謹慎,進度略慢,一切以安全為前提。

即便如此,劇組還是舔了幾個傷員,兩個抬大炮時崴了腳的,一個被燈光架砸破頭的,還有一個被蛇咬傷的倒黴蛋,好在都沒什麼大礙。

現在蘇野帶來主演和部分文組工作人員,彌補了武組人員和龍套不足的情況。

其實,文組那邊的戲還有一大半沒拍,按計劃還要再拍一週,畢竟,這部電視劇是文戲遠多於武戲。

之所以提前來武組,是因為林秀娟那邊拉到廣告植入了,具體還在談。

廣告多數只能在文戲植入,所以蘇野和趙德柱決定先拍武戲。

武戲很順利,蘇野並不怎麼參與,而是帶著冷覓安爬坡下坎去刨野地瓜。

趙惜月也跟來了武組,偶爾幫忙打雜,大多數時間在看拍戰爭戲。反正,她總覺得這部電視劇的戰爭戲過於兒戲,比文戲還兒戲,不知道拍出來會被會被罵。

……

“被罵是好事,越罵越火。只要有人罵,就有粉絲挺,兩邊吵起來更好,罵的人再多能有我的粉絲多?”

趙藝傑把劇本丟給導演,自信地說道。

導演為難道:“這不是改劇本的問題,你這是改設定啊!按你說的改了,劇情和分鏡都要重做……”

趙藝傑:“他媽的,這難道不是你們編劇有問題?電視劇叫《飛龍特戰隊》,結果主角不會飛?不會飛,跟普通人有什麼區別?怎麼體現主角的帥氣?你們會不會寫劇本?”

製片人說:“按藝傑說的改改看,我們要拍的是戰爭偶像劇,當然要突出主角。”

趙藝傑:“錯!我們是仙俠、科幻、軍旅、懸疑融合的偶像劇!啊,我有好主意了……”

導演險些腦梗,你他媽有個蛋的好主意。

趙藝傑說:“我男主角代表仙俠,可以御劍飛行,女主角代表懸疑,特異功能是隱身術,男二號代表科幻,給他配一個全息感知的ai機器人。怎麼樣?酷吧?”

製片人:“藝傑腦子就是好使!哇塞,這也太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