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這部劇穩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蘇野也跟著過去看重放,這段戲他是很滿意的,對於演戲蘇野還是懂行的。
剛才演員們的表演可謂生動鮮活,並且充滿了年代感和市井煙火氣,比現在熱播的那些年代劇真實得多。
監視器裡,整個畫面充滿了電影質感,構圖、運鏡、跟焦、燈光都非常完美。
作為第一個鏡頭,這一段完全能扛起給整部電視劇定基調的重擔。
這主要歸功於蘇野租來的兩臺REDONE攝影機,每個組一臺,輔機位用的是更廉價的攝影機,但也是攝影機,光這些裝置每天的租金就接近兩萬。
拍出來的效果確實賊爽,就是辛苦了跟焦員。
跟電視攝像機不同,電影攝影機通常是大感光元件配大光圈鏡頭,景深小,人物前後移動容易跑焦。需要經驗豐富的跟焦員和攝影師配合,確保焦距時刻精準。
不過這難不倒他們,這幫人本來就是拍電影出身,劇組有四位跟焦員。
那林朝陽為什麼要罵娘呢?
別說林朝陽了,連蘇野都想罵娘。
原因不是出在畫面上,而是……知了叫聲太大,同期錄音用不了。
為了節約成本,劇組採用的是同期收音,這樣就省去了配音環節,沒想到遇到了知了攪局。做規劃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想到這一點,他們之前拍電影幾乎全是後期配音,就沒怎麼拍過同期錄音的。
這種非人力能控制的“事故”,往往最氣人。
現在,知了又不怎麼叫了,你都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又會放聲高歌,也許就是拍下一條的時候。
林圓也湊了過來:“嘞些個嚀昂兒(知了)不落教……”
蘇野:“圓哥,給你兩斤豬頭肉,你去拜個碼頭喊它們不要鬧了嘛。”
圓哥一笑:“嘿!我剛從外地回來,堂口不熟,不熟。”
林朝陽:“你們還有心情扯把子?現在啷個整嘛?再來一條?知了又叫咋辦?”
長鏡頭NG從來,難度很大的,道具、人員都要準備好久。
蘇野:“涼拌!這條過了,回去配音吧。現在看來,配音反而更節約成本,不然兩三條能過的戲,起碼拍七八條,還要看知了給不給面子。”
大家都知道只有這一個解決辦法,但不好說,只能讓蘇野提出來。
畢竟,他是掏錢那個。
小鎮上樹木繁盛,大夏天的知了肯定多,武組那邊荒郊野外的,只怕情況更嚴重。
於是,蘇野臨時改了方案,只看鏡頭效果不看聲音,做後期的時候,能用同期錄音的就用,不能用的再補配音。
其實這樣容易造成一種尷尬情況,就是角色前一句臺詞和後一句臺詞,音色效果大不一樣。
這也沒辦法了,總不能全部配音啊?
沒錢。
蘇野摳腦殼。
演跑堂的那位演員突然說道:“導演,錄音的時候喊一聲,我自己騎電馬兒來。”
一旁圍觀的幾位主演,也紛紛開口:
“小野莫愁,我們錄音隨叫隨到,不要錢。”
“就在廠裡頭租個錄音室就可以了。”
“楞個,後期找好沒得嘛?我會剪輯,水平不高,粗剪還是搞得稱頭。”
“我會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