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落魄的峨影廠(第2/2頁)
章節報錯
光著兩個名字,就能有收視率,肯定不會虧。
他當然不相信蘇野會導戲,肯定還是峨影廠的導演幹活,蘇野掛名鍍金。
吃完火鍋,李主任拿著劇本大綱走了,讓蘇野等訊息。
……
第二天下午,蘇野就跟李主任來到了清江東路峨影廠舊址,川臺已經答應合作了。
其實,在投資成本這麼低的情況下,川臺根本沒可能拒絕合作,如果不是為了在峨影廠組劇組,蘇野根本不會找川臺合作。
蘇野跟川臺籤的獨播合同是20萬一集,十二集一共240萬,還抵不上三百萬的拍攝成本。
這是正常的,因為除了電視臺的獨播收益,之後還有首播、輪播和網路平臺播出權收益等等,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廣告植入。
反正蘇野是不會虧本的,反響好的話再拍續集《傻兒司令》大賺一波。
當然,虧本的電視劇很多,十部有九部半都是血虧,但大家還是很熱火朝天地在拍,演員片酬一個比一個高,各中緣由懂的都懂。
在燈光師羅叔的帶領下,蘇野和李主任參觀峨影廠內部,只能說……在盛夏的烈日下看到了深秋時節的肅殺。
千禧年之後,隨著好萊塢大片的入侵和國內影視公司的強勢崛起,國內製片廠們被內外夾擊輸得丟盔卸甲,全都到了崩潰的邊緣。
峨影廠也不例外,曾經拍出《***》、《鴉片戰爭》的製片廠,已經拍不了片子了。
羅叔還是很驕傲的,他從八十年代進廠,參與了多部經典影片的製作,帶著蘇野參觀攝影棚、道具房,以及展覽區的老膠片攝影機等。
參觀完後,羅叔自豪地道:“現在攝影棚還很忙,經常拍攝、佈景啊什麼的。”
他說的是出租服務。
蘇野說:“羅叔,好久沒有進過劇組了?”
羅叔一下子眼圈紅了:“七八年。”
蘇野扭身走了,那你跟我這兒嘚瑟什麼?
聽說上面已經決定改組峨影廠,大概就是公私合營性質的,另一個世界也是這樣,改組後居然比其他電影廠輝煌許多,陸續參與了《讓子彈飛》等好片子。
所以,蘇野說峨影廠臥虎藏龍呢,等改組過後再來的話,以蘇野的小身板就挖不動了。
具體的合作事宜,蘇野不參與,讓林秀娟去談。
大致就是跟峨影廠合作成立一個影視工作室,蘇野提供資金、裝置等,峨影廠只用出人即可分到25%的收入,當然只是製作收益,片子的版權在正經娛樂手裡,與他們無關。
另外,工作室負擔員工工資,所以峨影廠的領導比員工積極,各種動員號召。
蘇野說了,只要是峨影廠的技術人員,上至導演下至司機,只要報名都要,退休的老人家只要身體好也可以。
又在蜀都呆了一週,蘇野挖到了四十四個人。
導演兩個,攝影師四個,化妝師三個,燈光師五個,劇務、場記、機械師、錄音師、剪輯師各種助理等一共二十八人,另外還有美術師兩名。
蘇野最看重的,反而是那兩名六十來歲的美術師,這是寶貝疙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