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東手上還有之前收購的三十噸黃金,再收兩年和這57噸到時候就有超過300噸的黃金了,已經存的差不多了,以後再逢低吸納一些做個差價,爭取能存500噸的黃金。

記得後世阿三家也就是500多噸的黃金儲備,要不再加把勁怎麼也要超過阿三的存量。

沉粥點頭道:“可以,我們能從全球的黃金市場裡給你收貨。”

要的多了也只有滙豐銀行有安全的措施保障黃金能順利拿到手中,這個買賣如此的高調,會吸引眾多關注的目光,衛東可不想跑到輪敦去想辦法把黃金存到空間裡面。

寧願在滙豐這多花一筆錢,直接讓到家裡面。

吃過下午茶,之前事情也算談完了,衛東回去和阮桃說了這個事情,然後說道:“我們現在收銀機也賣的差不多了,是時候把8008晶片推向市場了。”

去年推出了超市收銀機的業務,現在根據市場的反饋,整個市場已經差不多飽和了,以後即使有訂單銷量也不會增加多少,其他的行業裡如何使用晶片衛東也沒有什麼思路,只能現在把晶片推向市場,讓那些發燒友去研究吧。

阮桃道:“也好,4004也賣的差不多了,我們推遲了這麼久也足夠了。”

接下來就是透過渠道向外放出8008晶片,相比前世4004提前一些時間上市,而8008晶片反而要晚了一些時間,衛東只是多想了片刻就不再關注此事了。

衛東同意後,很快把期貨的一半進行了兌換,滙豐先送來十七噸的黃金錠,剩下的四十噸需要以後轉運過來再交付了。

轉眼過了四個月,滙豐把剩餘的黃金都給送來過來,還有代買的黃金也都按月運送。

這天米曉舟推開辦公室交給衛東一份資料道:“老闆,華那影業發函想要尋求合作。”

“合作?為什麼找我們?”

米曉舟道:“我們出品的《唐山大兄》在漂亮國一部分院線上映後在唐人圈裡反響熱烈,就是很多白人也十分欽佩,掀起了一股學武的風潮。”

這麼一說衛東就想起來了,《唐山大兄》去年上映後就有了全球上映的計劃,其實主要是北美和東南亞各國能賣些錢,還以為反應一般呢,沒有想到這頭一部作品就引起了轟動。

記憶中李曉龍接下來就是拍攝《龍爭虎鬥》,《勐龍過江》和《死亡的遊戲》三部電影,然後在明年就出了意外英年早逝,死因也一直有爭議。

這三部電影其中《龍爭虎鬥》的劇情裡面有不少的外國人,好像這個是和好來塢公司合拍的,難道就是這一部電影?

可這三部電影的劇本都寫出來了啊,那自己還要和華那影業進行合作嗎?

衛東一時有些躊躇,想一想說道:“他們既然想合作那就談一談,看看他們能拿出什麼來。”

米曉舟道:“好的,我去和他們談一談。”

兩人商量了如何應對,米曉舟就出去聯絡商談了。

第二天衛東進了辦公室,米曉舟就跟著進來彙報,華那影業想要合作拍攝一部武打片,要選用一個西方能接受的劇本,拍攝後在香江和漂亮國兩地一起公映,如果以後成績理想後還可以再繼續加強合作,當然易偉作為其中的一個主要的配角也是要參演的,還有一定時間的要求。

現在易偉的票房號召力已經不弱於李曉龍了,華那當然點名要易偉也繼續出演,李曉龍加易偉的組合是現在票房的保證,尤其是《精武門》超過六百萬的票房,已經讓兩人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了。

在香江可以不認識總督是誰,可只要眼不瞎的人都認識李曉龍和易偉了。

衛東問:“他們對於我的《龍爭虎鬥》劇本怎麼看?”

“華那的負責人說應該沒有問題,不過要帶回去交給高層和導演看過了才能最終的確定。”

衛東心中知道這個劇本是前世用過的,不過現在世界已經變了很多,也不知道是否還能和前世一樣再次上映。

米曉舟和對方已經談的七七八八了,只剩一些細節沒有談攏,不過已經不影響大局,可以說這次合作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既然事情也差不多了,衛東就和李曉龍聯絡先把情況透過電話說清楚,李曉龍對此也是十分欣喜,雖然多個一個投資方,可對於電影在漂亮國的上映也有好處,畢竟現在漂亮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能夠同步上映對於李曉龍的截拳道推廣也是有好處的。

再說衛東也不是小氣的人,李曉龍已經可以從票房中拿分成的了,多了漂亮國的市場,到時候分成將會翻番。

不過這個事情因為牽扯到華那影業那邊,兩方需要協調短時間根本無法拍攝,李曉龍還是按照計劃繼續拍《勐龍過江》,爭取在暑假的時候上映。

衛東剛想再次趕往片場探班,米曉舟去而復返驚喜道:“老闆,最新的訊息,索泥,松上,精工,富土,夏普,東之,四洋七家霓虹的家電企業破產,霓虹國內的工廠都解散了,有一家合霓虹聯和公司接手了所有了所有的研究員和海外的加工廠。”

“這就破產倒閉了?”

衛東有些疑惑,按道理不應該堅持這麼短的時間啊,之前推算是可以堅持35年的時間才能耗盡公司的資源真正地破產倒閉。

米曉舟只是接到了霓虹那邊分公司的電話,也沒有太過於具體的訊息,不過衛東很容易就推算出來,這是幾家家電公司聯合重組,加強在家電方面的研發,以試圖繼續保持在高階家電領域的霸主地位。

過了兩天,衛東也接到了霓虹那邊的詳細報告,果然和衛東猜測的差不多,幾家公司在長期沒有在國際市場的情況下,不堪忍受被秋雨集團的擠壓,早就不維持原有的規模,七家公司就申請了破產,然後由新組建的霓虹聯和公司接受了其中的優質資產,甩掉了國內生產工廠,輕裝上陣試圖重新在國際市場上進行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