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 開啟局面(第1/2頁)
章節報錯
凱達格蘭人對於範興的這類說法提出了異議,但是範興卻早有準備他從書匣之中拿出了一本本做舊過的書冊和地圖,挨個解釋了起來。
範興巧妙的偷樑換柱,把山海經中的不死樹、扶桑樹、擎天建木、大椿樹和神桃統統與凱達格蘭人的神樹聯絡起來,然後拿出一幅斑駁的地圖,上面畫著大明王朝的東南區域,這幅地圖顯然是故意畫錯的,讓福建那裡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缺口,而臺灣這個島嶼則正好可以堵塞那個缺口,然後範興編造了先祖怪罪於兩兄弟爭奪家產,與上天一道,用神力懲罰,把臺灣島和大陸切割開來的故事,顯然,這個故事很容易被人接受。
凱達格蘭人沒有去過大陸,甚至沒有探尋整個臺灣,他們本能的認為,既然數千年前的地圖上把艋舺一帶繪畫的如此清楚,神樹標註的如此明晰,那定然不是假的,臺灣地形也不是假的,那麼能與大陸契合在一起,也不是假的。
而範興又拿出來兩幅不同的圖騰畫,一幅是巨蛇,一幅是五爪金龍,他說道:“尊敬的大巫婆您看,這是我們原來的圖騰,但是在數千年的歷史上,我們屢次遭受紅毛夷那樣卑鄙、殘暴的入侵者,各部落村社聯合一起,把各自的圖騰一部分加入到了其中,最終形成了這個圖騰。”
“很有智慧的辦法,如此智慧的辦法,只有我們共同的先祖才能想出來。”大巫婆不知不覺間已經認可了範興那源出一族的想法。
“是的,大巫婆,我們曾經因為大海而隔離,現在先祖讓我們重新找到了你們,找到了神樹,請不要拒絕我們的善意。”範興神態恭謹的出聲。
“你的善意我已經感受到了,你們來到艋舺十日了,沒有殺戮,沒有搶掠,交換商品的價格也很公道,你們與我們的子民和睦相處,你們帶來的是斧頭、錘子、鐮刀這類生產工具,而不是刀矛火銃那等殺伐的兵器,就連神樹也為此感到貿易,不然也不會讓我和我的姆扎去聯絡你們。”大巫婆表情嚴正,說道。
範興重重點頭,說:“大巫婆說的極是,我們從先祖那裡得知了凱達格蘭人遭遇了紅毛夷的壓迫,所以才前來相助的,剛才進入神廟的時候,我發現那裡掛著一些頭顱,請問是勇士獻給神樹的祭品嗎?”
大巫婆點頭道:“正是,其中最高的幾個頭顱來自與姆扎的獵獲,他殺死的紅毛夷最多。”
“我們可以把我們的獵獲掛在神樹之下嗎?”範興試探的問道。
見大巫婆和姆扎點頭,馬沙洲才搬來五個沉重的箱子,開啟之後,全部是石灰硝好的人頭,那些怪異的頭髮和同樣怪異的武器一看便是來自紅毛夷的,但是數量卻是超過了五十,這已經是凱達格蘭一族全部獵獲的兩倍了。
見姆扎臉色難看,範興解釋道:“這是我們獵獲重很少的一部分,與姆扎兄弟不同的是,我們靠的是團結和火器,姆扎兄弟卻擁有非凡的勇氣和戰鬥技藝!”
西班牙人的人頭被一個個的掛了起來,範興說道:“尊敬的大巫婆,感謝您的善意,我希望能夠和凱達格蘭人一道出兵,驅逐在臺灣南部的紅毛夷,進行徹底的復仇,永絕後患!”
這個要求自然在大巫婆和姆扎的預料之中,二人商議了一陣,姆扎問:“你需要我們出兵多少?”
範興說:“三百人就好了,我們會為凱達格蘭戰士提供超越紅毛夷的武器,當這支部隊戰勝了紅毛夷之後,可以攜帶武器回鄉,包圍神樹和神廟,以及日後修築的神殿!”
“三百人,不算多,我的姆扎可以親自帶隊,等等,你方才說的神殿是什麼?”大巫婆隨口說道,卻忽然被一個新詞吸引了注意。
範興開啟一張設計草圖,上面繪畫著神樹之下的一座恢宏石殿,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那幾十根超越五丈高的圖騰柱,圖騰柱比百年大樹還要粗,頂部雕刻著各種圖騰,最大的兩根一個雕刻這五爪金龍,一個雕刻著姆扎村社的蠻熊圖騰。
“這是大明皇帝的御賜,所有神樹的子民都應該為神樹貢獻不是嗎?”範興微笑說道,他又道:“每個村社的圖騰都應該樹立在這裡,保護圖騰的村社應該更高,不是嗎?”
顯然,大巫婆無法拒絕這類誘惑,這意味著大明那個最為強大的村社承認了他們這個村社在此地的主導地位。
到了這個地步,範興已經不是外來人的使者,逐漸變成了神樹之下最尊貴的貴賓,半個月後,所有凱達格蘭人的村社領袖共同聚集在了神樹之下,商討凱達格蘭人的前途,在範興的威逼利誘之下,位於淡水河下游一塊千畝土地被劃分給了迴歸神樹的漢家村社,其中就包含了當初西班牙人修築但是又拆毀的聖特多明哥城,而範興則保證,絕對不允許任何一個紅毛夷在進入凱達格蘭人的腹地。
又過了十日,範興帶上從各個村社挑選的三百年輕人,與姆扎一道,搭乘了旗魚號等三艘單桅縱帆船一道前往雞籠,接受大明贈予的裝備,並且進行訓練,而隨後,一支規模超過千人的軍隊進入淡水,在聖特多明哥城殘垣斷壁上修築城堡和港口,食鹽、絲綢和各類稀奇古怪的東西誘惑著上萬凱達格蘭人前往正在修築的淡水城,成為了修築的主力軍,當持續一年多的修築停下來的時候,港口和城市都出現了幾個小村鎮,許多凱達格蘭人和遷移來的福建百姓一樣,在這裡定居了下來,這裡也成為了臺灣府繼雞籠縣和臺南縣之後的第三個縣城,淡水縣。
經過了範興兩個月的忙碌,大明終於佔據了臺灣島的北面,至少把當初西班牙人開拓的區域納入己方的勢力範圍,不死軍的主力開始向南運動,進駐新修築的淡水城,而更多的生番則接受了僱傭,準備討伐南面囂張的大肚番國、荷蘭紅毛夷和那些歸附紅毛夷的叛逆。
待水師和不死軍立足之後,來自福建和廣東的移民進駐了淡水一帶,他們提供排幹沼澤,種植水稻,捕捉魚蝦,修築村寨,開始了定居,而移民也逐漸把大明在臺灣的訊息傳遞了出去,當然在此之前,大明已經和馬尼拉的菲律賓總督聯絡上了,讓他們為雞籠一戰中的俘虜支付贖金。
而隨著封鎖的消失,越來越多的情報匯入到了鄭鴻逵的耳朵裡,其中兩個最為重要,第一個就是盤踞在臺灣中部一帶的大肚番國已經被荷蘭人消滅了,這個傳承超過百年的番國已經消失了,國王阿拉米全族被殺,整個大肚番國四分五裂,有些投靠了荷蘭人,有些則繼續鬥爭,而有些北上進入竹塹一帶,與歸附了大明的當地福建移民和平埔族一支的道卡斯人發生了衝突。
而第二個訊息則是駐紮臺灣的最大威脅,荷蘭遠東艦隊的訊息,長山海戰之後,遠東艦隊逃回了大員港,留下部分兵力之後,繼而逃回了巴達維亞,雖然戰敗讓很多人為此付出的代價,但是荷蘭東印度公司並不甘心失敗,事實上,由於長山海戰沒有任何一艘艦船逃出來,而大明也沒有向荷蘭人歸還俘虜,所以荷蘭人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失敗,因為海戰發生的地點和慘烈程度,他們更傾向於又是一場料羅灣似的失敗,即艦隊遭遇了火船海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