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四 軍機處(第2/2頁)
章節報錯
周士奇二人皆是不問,心道自然是有大事兒發生。
孫伯綸道:“現有兵馬如下分配,予龍虎一萬人,舟橋營一,炮營二,讓其南下,與平賊軍南北夾擊,先光復山東,打通漕運,另,予趙琉璃參贊新軍之權,編練之新軍,予其七成,編為延綏軍,為南下討賊之主力,經略中原、湖廣軍務,山西總兵曹變蛟為副帥。北府軍團駐屯玉田,保衛京畿,為討伐遼東之主力。”
周士奇詫異的看了孫伯綸一眼,說:“殿下,漕運之事是否再行商榷?”
軍機處中的大員皆是如此,在他們看來,如今太子已經在南京稱帝,東林逆黨循本朝代宗例,遙尊天子為太上皇,郝允曜更是挾持了南京小朝廷的戶部尚書,雙方勢成水火,只差冰禍了。
一直沒有說話的林天奕笑了笑:“江南士紳,官商一體,卻又是政爭歸政爭,生意歸生意,東虜那邊每石三兩的白米,他們都能送達遼東,咱們出價二兩一石,還不能運抵臨清嗎?再者,江南的茶葉、絲綢和咱們手中的捲菸、酒品、皮毛參茸藥材,也是各得厚利的嘛。”
見眾人臉色不悅,孫伯綸正色道:“諸位,闖逆逃竄,只要大軍南下,中原便可光復,如今中原秩序已毀,天災不斷,朝廷豈能不恤,若無南方漕糧,難道眼睜睜看著百姓餓死嗎?”
眾人這才明白過來,說起來,河套所產糧食,多供應四周貧瘠之地,亦供給軍需,便是全調集到中原,也養不活中原數千萬的百姓。
“今日所議之政務軍機,速速辦理,三日內拿出章程來,切勿遷延。”孫伯綸站起身說了一句,走出了軍機處。
皇帝在帷幔之後,看了一會,發現軍機處的官員各自辦理自己的事務了,旁邊的吏員忙碌不斷,再無討論之言,只有算盤噼裡啪啦的聲音。
走出軍機處的皇帝剛要回寢宮,一個小黃門走了過來,此乃王承恩名下的,是派遣到孫伯綸那邊侍奉,為秦王府和皇家傳遞訊息的,小黃門跪在地上:“皇爺,秦王殿下在偏殿等著呢。”
皇帝只在王承恩的陪伴下進了偏殿,孫伯綸見了,微笑示意,在朝臣面前,秦王謙恭有禮,循規蹈矩,便是禮部官員也挑不出什麼瑕疵來,但無旁人的時候,孫伯綸對待皇帝卻只以常禮,卻只似朋友間謙遜有禮。
“陛下上朝,可是累了?”孫伯綸見他一臉疲態,問道。
皇帝微微搖頭,卻未曾回答,孫伯綸卻絲毫不在意,問:“皇上不是一直想知道本王對皇家之態度,特別是太子於南京登基後,更是夜不能寐,生怕本王害了皇室。”
被孫伯綸提及此事,皇帝臉色微變,孫伯綸卻笑道:“太祖皇帝有大功於華夏,國朝三百年,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雖無漢朝之武功,大唐之盛世,卻也讓漢家擺脫為人奴隸的日子,而陛下您呢,登基以來,不以素食,宵旰靡寧,只願大明太平,雖然未建功勳,卻也無失德之處,便是隻為這一點,本王也絕不加害陛下一家的。”
“既如此,秦王為何借勤王之名,行篡位之實?”皇帝正聲問道。
孫伯綸笑了笑,盤腿而坐:“因為大明毀在你的手中!事實上,本王不在乎這方天地屬於朱明還是北府,但漢兒不可為奴,神州不能淪喪!”
“說白了吧,朱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從根上便是錯了,天下是天下人的,為何你朱家敢於某個階層私相授受?大明自詡節烈,不割地,但是濠鏡呢,大員呢,遼東呢,安南呢,或許許多地名陛下都沒有聽說過吧,代宗之後,大明便開始走下坡路了,到了崇禎一朝,早就是爛到骨子裡了,刮骨療毒的法子已經是不行了,非得乾坤逆轉,再塑天地才可,但是陛下,您依舊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皇帝,做不到這一點,既然你做不到,就要有人做,這個人就是本王!”孫伯綸微笑說道。
“說到底,你仍舊是謀朝篡位!”皇帝咬牙道。
孫伯綸點點頭,又搖搖頭,說:“是也不是,本王不過是一介武夫,刀劈天地不過是等閒事,但治大國若烹小鮮,這精細活是做不好的,但是細細一想,只要法子對了,做的再不好,也當比陛下做的好,現在只好兩筐爛柿子裡,先挑一筐不那麼爛的咯。”
“要不要謀朝篡位,看十年後吧,若大明氣象一新,萬民請命,本王倒不介意當皇帝,若大明依舊糜爛,百姓困頓,那便是朱明氣數未盡,還可再掌乾坤。”孫伯綸看著皇帝,一臉認真說道。
皇帝冷冷一笑:“朕便等你十年,看你十年之後又是何嘴臉!”
孫伯綸微微搖頭,說:“罷了,話不投機半句多,軍機處陛下日後還是少去吧,莫要總是在帷幔之後發出聲音,如今朝會已經改為五日一朝,陛下若是有興致,可出宮遊春,也可知民生疾苦,順便監督本王執政。”
“你允朕出宮?”皇帝萬萬沒想到。
孫伯綸笑笑,拍了拍手,進來八個婦人,俱是腰粗背後,佩刀帶刃,想見是有功夫在身的,這原本是郝琳琅的護從隊,畢竟孫伯綸以前不得用太監,用女護從,可免閒話,如今卻派到了皇帝身邊。
“這些人策應天家安全,陛下與皇后、張老孃娘,及諸位嬪妃皆可出宮遊玩,只是不得用皇駕,微服私訪便是,只是一應花銷要天家自己掏了。”孫伯綸最後打趣道。
皇帝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孫伯綸對王承恩道:“王老公是厚道人,此事便予你辦理,只需向東廠提督方正化報備便是,京畿已經是安全了。”
說罷,孫伯綸微笑離開,留下詫異萬分,卻不知道該如何表示的皇帝。
許久之後,皇帝站立不語,王承恩未免皇帝多想,小心勸慰:“皇爺,其實秦王這個人刀子嘴豆腐心,卻也.......。”
皇帝一抬手,道:“朕還記得在潛邸的時候,與皇后一道去前門,吃豆花,不過一文錢一碗,不知現在是否攤位還在呀?”
王承恩見皇帝舒緩了心腸,連忙說:“老奴不知道,皇爺與皇后一道去看看便知道,老奴這便準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