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二 靴子落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崇禎九年,八月。
大明的刑部大獄,原本汙水橫流的地面被篩細的黃沙鋪墊,堆積多年的垃圾也被清理乾淨,一條大紅的地毯從大門鋪墊到了內部。
一頂綠旎大轎遠遠醒來,周圍有幾個校尉陪同著,轎子落下,下來穿著官袍的楊嗣昌,眼前的大獄,三年他就來過,只是時移世易,上一次來的時候,是私見自己下了大獄的父親,而這次則是以當朝首輔的身份前來,雖然也是不便公開的事,卻已經是今時不同往日。
刑部的侍郎在門口等候多時,楊嗣昌在官員隊伍的末尾忽然停下,看著一個年輕的郎官,說:“周郎官?”
“卑職參見首輔大人。”那年輕官員趕忙下跪。
楊嗣昌卻托住了他的手臂,正聲說道:“周郎官的官聲本官是知曉的,當年若非你的照拂,家父也要受不少苦楚。”
“不敢,不敢。”周郎官連忙說。
楊嗣昌看也不看其他詫異的官員,道:“你便隨侍身邊吧,其他人便散了。”
進了大獄,楊嗣昌直接問:“豪格如何了?”
周郎官跟在身邊,答道:“首輔大人,那廝被送來之後,尋死了七八次,卑職不敢掉以輕心,整日整夜的看著,倒也沒出什麼事,但性子是極烈的,卑職用盡了法子,也撬不開嘴。”
楊嗣昌臉色微變,既然連情報都問不出,那讓他指證晉商通虜大罪的事情定然是不成的。
“周郎官當真用盡了法子?”楊嗣昌問。
周郎官重重點頭,低聲說:“大人,為了這事兒,卑職還從詔獄請來了幾個老吏和獄卒,各種刑罰和威逼利誘都是試過了,就是不開口,那些番子倒是還有些法子,但不敢能保住性命,卑職沒您的吩咐,可不敢試。”
楊嗣昌停下腳步,長出一口氣,無奈的搖搖頭,既然連北鎮撫司的番子都沒法子,那確實撬不開嘴了,他對周郎官說:“你的辛苦本官知道了,等這事兒一了,交卸了差使,先去刑部衙門擔待個差使吧。”
周郎官連忙跪下謝恩,暗讚自己當初動了惻隱心,照顧年邁的楊鶴,而且心中竊喜,倒也不覺得花五百兩銀子請詔獄的番子來是吃虧了。
在周郎官的指引下,楊嗣昌來到了大獄深處,進了一道門裡面鎖困的都是孫伯綸從漠北送來的俘虜,其中多是高官,除了皇太極的長子,清國太子、肅親王豪格,還有一個固山額真,三個甲喇額真,其餘牛錄額真更有十七八個,除了這些人還有幾個蒙古的臺吉、頭人,能說的漢話的也只有烏鎮哈超的幾個千總和副將李九成了。
楊嗣昌站在門口,以手帕遮掩口鼻,看著獄室內一個手腳帶著鐐銬,身形瘦削,被夾板丫的腰身佝僂的豪格,他的嘴裡塞著東西,身邊還有兩個獄卒看著,顯然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見到穿官袍的楊嗣昌,豪格大聲嚷嚷著,看那凶神惡煞的樣子,左不過是罵人的話。
獄中其他東虜也紛紛叫嚷起來,一個個怒目圓瞪,要不是有門擋著,怕是要把楊嗣昌撕碎了,他們都知道,落在大明朝廷手裡,無論如何是活不了了,自然不會求饒。
楊嗣昌嘆息一聲,心道,難道吵架練兵的法子就這麼失敗了嗎,要知道,在和溫體仁定下這個策略之後,楊嗣昌沒少為之奔走,準備了許久,不僅在天子那裡做好了工作,還得到了朝廷上下的支援,為此他還變通的手段,此次抄家練兵,只對付通虜的晉商和宣大有瓜葛的軍頭,朝廷內外,但凡文官勳戚,無論與晉商有什麼關聯,一概不追究。
在心裡,楊嗣昌暗自怪罪孫伯綸抓到的是豪格,雖然當初得知抓到偽清太子的時候,楊嗣昌高興的一時無狀,然而此時面對這個難啃的硬骨頭,倒也一時無法了。
“大人,大人,奴才有一物獻給大人!”一個尖銳的聲音打破了楊嗣昌安靜的思索,他扭頭一看是身後一個獨立的監牢裡,一個衣衫破爛的傢伙正用漢語叫嚷著,但是很快就被獄卒打的嗷嗷直叫,手指也被打斷了幾根,血流了一地。
周郎官走上前,臉色很難看,低聲解答:“烏鎮哈超的副將李九成,登萊之變的始作俑者,此次俘獲的漢將之中,屬他職銜最高。”
見楊嗣昌有意過去,周郎官勸阻道:“他就是個亂咬的瘋狗,大人還是不要.......。”
周郎官哪裡勸阻的了當朝首輔,走到李九成的牢邊,李九成連忙湊上來,從懷裡掏出一本髒兮兮書冊,跪在地上:“奴才願把這書獻給大人,只求留的全屍,莫要以酷刑殺我。”
楊嗣昌的僕人接過那書冊,卻也不敢汙了主子的手,跪在那裡,一點點的開啟,楊嗣昌細細看著,饒是他博聞強記,卻也很快看不懂了,上面很多是些由直線、曲線構成的圖案,和很多類似蘇州碼子一樣構成的術算,但那每頁的簡圖上繪畫的長筒一樣的物件他卻認得清楚,那是紅夷大炮。
“火炮集略。”最後,楊嗣昌讀了那冊子的名字,恍然想到在東虜內部,登萊之變叛逃過去的將官,都是受到重要,特別是擅長炮術的孔有德,更是被封王,成為漢臣之首。
既然孔有德的烏鎮哈超營專擅火器,作為副將的李九成自然也是這方面的人才了。
見到李九成和楊嗣昌在攀談,獄中俘虜全都叫嚷起來,楊嗣昌道:“換個安靜點的地方。”
到了一間公房,已經設定好了座椅,沏好茶水,邊角還擺了一個銅爐,香氣遮掩了公房裡的潮溼腐敗,楊嗣昌坐在太師椅上,對身旁殷勤服侍的周郎官問:“李九成如何有這冊子的?”
周郎官嚇的跪在地上,如實說了,原來李九成入獄之後,就偷偷對周郎官說自己有些東西,寫出來肯定能得上官恩賞,周郎官一時貪心,便給了他方便,紙筆硯臺和晚上的油燈,原本週郎官以為真寫出什麼東西來,也是由自己請賞,沒想到李九成竟然自己上了。
“起來吧,也是一片忠心,用些機巧也是無需怪罪的。”楊嗣昌隨口說道。
不多時,李九成被帶了進來,扔在了地上,周郎官朗聲說:“這位是當朝首輔楊大人,問你什麼便答什麼,有動那些沒用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