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九 北府軍團(第1/2頁)
章節報錯
崇禎十一年,五月。
孫伯綸站在露臺之上,向外看去,遠處的大青山被一片斑斕的晚霞籠罩在裡面,雖然已經是日落西山,太陽仍舊在傾瀉著它的熊熊偉力,無論有意還是無心,即便是將要落下,隨意的舉動也能改變一方天地,恰如此時此刻的大明王朝。
幕府的林天奕緩緩走上平臺,說:“朝廷的文書到了,大人提督延綏、北府、薊鎮、遼鎮,周士奇為宣大總督,洪承疇為薊遼總督,新軍被抽調南下了。”
孫伯綸微微點頭,笑道:“咱們這位天子真是有些手段啊,既用且防,恩威並施啊。”
他心裡很清楚,他真正能調動的還是北府和延綏的兵馬,薊鎮和遼鎮根本不聽調,而洪承疇這位對自己心生怨恨的薊遼總督則是防止北府在遼東一家獨大。
“那大人.......。”林天奕微笑問道。
孫伯綸擺擺手:“事情不能追求盡善盡美,雖說我們準備不足,他皇太極也是準備不足,我已經有了七成把握,足夠我下重注了。”
說著,他眺望了下遠方,輕輕的拍了拍窗臺,看到小院中的烏日娜正在夕陽上嬉鬧玩耍,孫伯綸道:“發召集令,一個月內所有將領官員齊聚歸化城軍議,七月遠征遼東!”
孫伯綸的命令被傳令官透過各種手段擴散了出去,轉眼之間,孫伯綸的聲音就被這片上千平方公里上的數百萬人得知,北到西伯利亞,南達關中,東抵大海,西到天下腳下,這片區域,無數的百姓,都要踐行王者的意志。
遠在三不敕川的一處營地,也先光著膀子正在一邊喝酒一邊和麾下一個親將掰腕子,周圍圍攏了十幾個人,都是甲騎營的將軍,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鐵甲騎兵由上到下,不管將領還是小卒,都擁有一個共同的髮型——光頭!
也先喝光了一袋子馬奶酒,和親將卻沒有分出勝負,正此時一個親兵進來說了句什麼,咣噹一聲,也先的手背砸在了橡木桌子上,眾人卻未曾歡呼,因為他們看到也先的臉色明顯凝重了,也先忽然用雙手拍了拍鋥光瓦亮的腦袋,跳上桌子,喊道:“都回去收拾收拾,準備打仗了,打打仗!”
帳篷裡一片死寂,繼而眾將發出了牲口般的嚎叫,一群粗糙的男人無法抑制心中的激動,紛紛叫嚷著,推杯換盞,歡慶這個幸福的時光,兩年多了,甲騎都沒有打過像樣的仗了,無論是漠北還是左翼,都沒有他們施展的空間,可把這群傢伙憋壞了。
瀚海。
某處生長著刺草的戈壁灘,一場小規模的戰鬥正在進行著,一方是一個不知名的小部落,加起來不過四五百人,凡是比車輪高的,無論男女都拿起了武器,而包圍他們的則有近八百人,雖然他們樹立著象徵蒙古汗庭的大纛和北府的黑旗,但卻不像是一支真正的軍隊,他們的服色怪異,武器五花八門,有些長相還與黃種人不同,一看便是臨時拼湊的雜牌軍。
這支軍隊的領袖是渾阿普,雖然他如今腦袋上頂著鄂爾多斯盟主的名頭,但名下的扎薩克要麼被理藩司控制著,要麼去了左翼或者青海,他親領的只有兩個扎薩克,卻不到兩千帳。
渾阿普對於這個現狀無能為力,他沒有威望,不得孫伯綸信任,甚至背叛過,如果不是追隨孫伯綸的時間比較早,或許早就被殺了,幾年過去了,渾阿普的心態轉變,曾經只會吃喝玩樂投機倒把的他終於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他從理藩司那裡獲得了征服瀚海的委任狀,理藩司只提供部分武器,沒有糧餉,但所有從瀚海中抓來的小部落和零散部民,可以選擇一般加入渾阿普的扎薩克裡,兩年過去了,渾阿普為理藩司帶去了兩個扎薩克,卻也把自己的兩個扎薩克都擴充到了三千帳的極限。
而得到的獎賞就是一封扎薩克的敕書。
戰鬥已經持續了半天,依舊難以決出勝負,原因很簡單,渾阿普不想殺太多的人,因為人才是他最重要的戰利品,天漸漸黑了,遠處已經升騰朦朧的黃色,渾阿普感受著乾燥的風,他知道沙暴要來了,無奈之下出動了隊內唯一的重火力,二百斤的小佛郎機炮。
鐵質的炮彈不過一斤,卻把一輛裝滿牛糞的大車砸了個稀爛,炸裂的響聲也是這個窮困部落從未經歷過的,在告知保證除首領之外部落所有人的安全和財貨之後,這個小部落終於選擇了投降,渾阿普的臉上一片欣慰,這意味著他的新紮薩克又能多一百帳。
正在點驗收穫的渾阿普遠遠看到一隊裹在亞麻布裡的騎兵遠遠而來,戒備計程車兵看到象徵必闍赤的旗牌之後放鬆下來,那傳令兵宣讀了孫伯綸的命令後,渾阿普對身邊的這支雜牌軍說道:“各位,開拓要結束了,我們要去歸化城,參加對東虜的戰爭。”
雜牌軍們臉上一片茫然,這千餘人要麼是來自中亞各族的僱傭兵,要麼是被征服的小部落,渾阿普的嫡系不過二百人,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東虜是個什麼東西。
渾阿普笑了笑,大聲說:“我們要重歸偉大的必闍赤大人麾下,從今日起,你們就是北府軍團的一員了!”
這句話說完,一片歡呼之聲,這些戰士明白成為北府軍團一員的概念,他們可以獲得更高的軍餉,更好的待遇,更精良的裝備,最重要的是,他們和他們的家人可以遷居漠南,成為受到北府庇護的‘公民’!
當一個月的期限來臨的時候,北府名下近百人出現在了議事大廳裡,手握軍權的將軍、各盟各扎薩克的貴族、地位尊崇的喇嘛、戰爭投機的商人、幕府理藩司的高官,他們分成四部分圍坐在了一起,居於前排的人頭上戴著一頂古樸的冠冕,那是北府最高權力的象徵,統共也只有九人罷了,這些人便是議事院的元老,如今北府的所有命令都要透過議事院發出。
在議事大廳的兩側,一邊是贊畫吏員,一邊是書記官和僕從,當孫伯綸坐在高坐上的時候,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