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老爹在找東西,母親看著他疑惑的問道。

“沒事,我在找掃把!”

很快,老爹就在牆角找到了掃把,然後對著李文的屁股就是抽了幾下。

“你個臭小子,這麼簡單,你不早點說,咱們家的房子舊成啥樣了了,天天下雨漏水,你就不知道給家裡換個房子,你這法術是不是修狗身上了。”

母親:“……”

半個小時後,李文挑著擔子,和老爹老孃走在,金山寺通往山頂的階梯上,在他的擔子裡,放著香燭,貢品等一類的東西。

在前面,老爹一手拿著傘,一手攙扶著母親往山上走。

看著走在前面撒狗糧的夫妻二人,李文揉揉自己的屁股,嘟嘟囔囔道:“你也沒說蓋房子,我還以為你喜歡的老宅子,好傢伙,早知道你要換房子,我早就蓋了!”

金山寺作為鎮江府最有名的寺廟,每天前來上香的香客那是絡繹不絕。

從山腳下前往山上的階梯,到處都是上香的男男女女。

其中,有身穿華服帶著丫鬟僕從的富人,也有身上穿著帶補丁衣服領著兒女的窮人。

雖然他們身份不同,但此時他們唯一相同的就是十分虔誠。

每當路過階梯旁邊的佛像,他們都會恭敬的行禮,然後上一柱香,再繼續往山上走。

雖然這條上山路一家人走了不知道多少次,但母親依舊非常虔誠,每走過一個守山佛像,都會上一炷香。

父親也是婦唱夫隨,跟在旁邊雙手合十行禮。

至於李文,則是站到一邊,挑的擔子連動都沒動。

剛開始母親還讓他過來一起行禮,不過被李文說了一句。

他是道家子弟,給佛門菩薩行禮,那就是給本派祖師落了面子。

對於李文這個說法,母親雖然覺得哪裡有些不對,但也沒有多說。

畢竟自家兒子一身本事都是來自道家,沒有強求一家人轉通道家已經很好了。

一路上香拜佛,一路往山上走去。

一直到了日上三竿,一家三口才來到了金山寺的山門。

在這裡迎客僧人,正滿臉微笑地對著每一位香客,念著阿彌陀佛,當看到那些拎著一大堆貢品的人時,那臉上的笑容更是收都收不住。

“哼,這幫禿驢果然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嘴臉。”

看著迎客僧人滿臉笑容的迎接,那些身穿華服的香客,李文心中忍不住腹誹了一句。

“咦,小文施主,你來啦!”

就在李文腹誹的時候,剛迎接一個富商的迎客僧人,轉頭正好看到了挑著擔子的李文,頓時高興的連忙迎了上來。

“額,是啊,來了,陪我母親看看我舅舅出關沒。”

本時空的李文,小時候經常被他的外公外婆帶上山,所以山上的大小和尚他都認識,甚至有不少小和尚,還是他小時候的玩伴。

只不過老頭老太太,害怕自家唯一的香火,在被這些和尚們騙著,所以就交代李文,和那些和尚一起玩耍可以,但是不能信他們的話,去當和尚。

“阿彌陀佛,見過二位施主!”

迎客和尚跟李文笑著打了聲招呼,然後對著母親和父親二人雙手合十,微微的行了一禮。

“阿彌陀佛,法遠大師,我想問一下,我那弟弟有沒有出關。”

一直掛念著弟弟法海的母親,一見到這個迎客和尚,就第一時間詢問法海有沒有出關。

“阿彌陀佛,你們來的正好,法海師兄,昨天晚上出關了,本來還說明天去看看你們,沒想到你們今天就來了。”

在後面無聊,看著周圍風景的李文,聽到了自己那位舅舅出關了,眼睛瞬間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