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李氏祠堂。

往日裡只有逢年過節,或者是清明的時候才開啟的祠堂,今日罕見的在半夜開啟了。

作為李氏一族的族長兼村長的大太爺,手拿著香拜記著老祖宗。

兩邊站了30多號人,都是李氏一族各家當家的,李文也在其中。

在中間的位置,一具擔架放在那裡,李貨郎的媳婦躺在上面用白布蓋。

在屍體的旁邊,李老賴被五花大綁,渾身顫抖的跪在那裡。

周圍的人都冷著臉看著他,沒有一個人露出同情的表情。

“咳咳!”

拜完老祖宗的大太爺,在李文的攙扶下,坐到了椅子上,他手扶柺杖,表情嚴肅的看著跪在地上的李老賴。

“李老賴,你可知罪?”

“族長,族長,太爺饒命啊,饒命,我知道錯了,饒我一條狗命吧!”

大太爺一聲訓斥,李老賴瞬間以頭搶地,大聲嚎哭著求饒。

沒搭理求饒的李老賴,大太爺轉頭看向身邊,身穿捕快服,腰間挎著官刀。

“文兒啊,俗話說,民不舉,官不究,本來這件事是咱族內的事,我這個當族長的就能決定了,不過你成了官差也知道了這件事,那這件事就不光咱們族內的事情了,按照官府的律法,他這樣該怎麼判?”

大太爺的話李文聽明白了。

老人家說的沒錯,古代不同於現代,講究的是民不舉,官不究。

意思就是說,如果百姓不告官,有事情官員是不會管的。

當然了,一些特殊的事情除外,比如造反這一類的事情就不行,不管你告不告官,官員都要管的。

在古代一族之長的權力是十分大的,如果族內有人犯了事,族長是有權利決定他的生死,哪怕就算是沒事,如果族長看你不順眼,也能輕易的整的你混不下去。

或許有人問了,他這樣做,還有(國)法嗎。

呵,如果這樣想的人肯定是個傻子,在古代這種家族體系,家法是大於(國)法的。

如果你犯了(國)法,比如說造反,那族裡的人不但不會舉報你,甚至還有可能跟你一起造反。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在古代造反,是誅九族的。

一個家族有人犯了造反的案子,那同族的親戚幾乎都跑不掉,所以在面對這種情況,同族的親戚幾乎大部分都會選擇幫助造反的人。

畢竟,幫助對方還有一絲贏的希望,將來還有可能飛黃騰達,如果不幫,那就必死無疑。

所以在古代,這種家族體系,才有家法大於(國)法之說。

因為你犯了(國)法,為了不受牽連,他們會幫你包庇,但如果你犯了家法,那你就要接受懲罰,否則,除非你逃離其他地方,永遠不回來。

不過,在古代這種環境,你沒有族長簽字的路引,你跑都跑不多遠。

所以如果你重生在古代,這種大家族,不管犯什麼,千萬不要犯家法,否則你連喊冤的地方都沒有。

因為縣官不會把管,一旦族長向縣令告知接手這件事情,縣衙那邊一般情況下都不會管這件事,哪怕你就算是冤枉的,衙門那邊也不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