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徐宣這位齊郡太守做出決斷之後,整個臨淄城都聞風而動。

城防的兵卒調動,糧草的籌措準備,軍備的出倉清點,以及面對全城的差役征夫隨軍徵派....

這一系列動作之下,等於是官方對民間做出了正式的通告。

齊郡境內,的確又出現了一股黃巾賊的叛亂。

為了安撫人心,闢除謠言,不久之後官府甚至出了通告。

這下王政的名字,和他目前的勢力,是真的在城內人盡皆知了。

原來,是一個黃口孺子啊?

原來,才一萬多人啊?

臨淄城的百姓們徹底放下心了。

黃巾起義嘛,這些年來,出現的頻率本就挺高。

之前足足三十萬黃巾都被州牧用三萬人便徹底打敗了,這才一萬多賊寇....

能掀起多大的浪花?

而不少知道內幕計程車族大戶們,更是覺得徐宣太過小題大做。

對付這點兵力的黃巾賊寇,竟然要出動六千人馬!

調動臨近兩縣的兵力也就算了,還要他們出動護院親兵去參與?

雖然前來告知的是郡尉董臨,但是這些人都知道真正拍板決定的還是徐宣。

只不過太守和郡尉同時開口了,他們也不好拂了這兩位的面子,最後還是配合了。

有時候,人是很奇怪的。

一旦形成了固有印象,在相關事情上便極大可能失去完整的邏輯能力。

王異說的常理,其實不僅僅是黃巾的整體戰力。

還有對於這種農民起義的領袖,大部分人的第一認知,便是愚昧無知,粗鄙短視。

某種意義上,也算是王政之前的那些前輩們給他的遺澤了。

因為廣饒的失陷太快,徐宣在前一點上已經給予了王政這支黃巾足夠的重視。

但是在後一點上,徐宣依舊和所有人一樣,只從“常理”上去考慮了。

在很多關鍵的資訊上,沒有做出太多的保密措施,尤其是最關鍵的兵力調動上。

他不知道王政是一個後世的穿越者。

更不知道哪怕在後世只是一個宅男,王政對於戰爭中的情報重視,也遠超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

所以在臨淄的百姓們得知的同時,在董臨還在等待兵力前來匯合的同時...

已經有一群人準備向王政通風報信。

他們是天軍少校之一的呂德,和幾個天誅營的騎兵。

在王政攻取廣饒之前,已經悄悄地扮作客商來到了臨淄,並潛伏了多日。

這群人每個都在系統隊伍裡,忠誠上不可能存在任何問題。

他們在這裡的目的只有一個。

收集所有臨淄城內的情報,尤其是兵力調動的方面。

將訊息整理確認之,呂德便第一時間安排了兩個人連夜騎乘趕回了廣饒。

......

“六千之眾,其中一千輕騎,五千步卒,加上近千的雜役民夫...”

看完書簡上的內容之後,王政略覺驚訝,望向場上眾人笑道:

“這位太守比想象中的謹慎啊。”

“再謹慎也沒用啊。”吳勝笑呵呵道:“這點兵力簡直就是給我們送裝備來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