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一日只有一餐。

這麼“大方”的行為,自然不可能減少被劫掠者的仇恨憤怒。

但同時也因為這一餐,便沒有把這些人逼到絕路,便不會出現公然和大規模的反抗。

所有的事情都在王政意料之中進行著。

唯一的意外,竟然是趙縣那群跟隨而來的縣民。

很多竟然因此反倒對王政的好感度提高了。

最有力的證據還是系統。

這幾日來天雄營申請入隊的趙縣青壯們,足足一百五十餘人,接近總數一半。

而要求加入天軍的趙縣人也每日都有不少。

這出乎意料的事情,讓王政思索了很久,也沒想明白。

難道...這也算是不患貧患不均的一種表現嗎?

因為我在趙縣沒有親自動手搶掠,所以他們看到廣饒縣的下場,就反而對我生出了好感?

雖然自家隊伍的整體實力再一次得到了提升。

但王政依舊很是無語。

人性,真是複雜。

....

這一場名為統一管理實為搶掠的行為,整整持續了三日。

加上之前趙縣的所得,整個兩個縣城的資源大半被王政吞食,海量糧食物資將廣饒縣所有倉庫堆的滿滿當當。

有糧在手的王政底氣十足,直接讓天軍成為了目前可能是東漢末年唯一享有這待遇的軍隊了。

每日操練。

負責操練的長官,自然是上尉潘璋。

既然能被系統認為這位本來的東吳名將有練兵天賦中,王政自然深信不疑,更不會浪費人才。

早在趙縣就已經讓其參與操練相關事宜,打敗於禁時,潘璋也立了些功勞,王政自然順勢就給予提拔,讓潘璋升了官職。

有上尉頭銜後,參與便曾了全權管理軍隊的操練工作。

原本的操練教官上校吳牛對此毫無不滿,十分樂意徹底卸下這個令他頭疼的重擔。

廣饒縣的軍營校場。

相比之前,周圍的民居早被拆除的一乾二淨,讓其空地面積足足翻了幾倍。

這幾日來的早晨,天軍兩營五部基本都在這裡進行著操練。

此時,幾千人正排列成幾個方陣不斷遊走。

過了一會,又分割成四塊,開始練習刀槍等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