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樊夫人(謝謝妄狐書友的再次打賞)(第1/3頁)
章節報錯
待王政的背影徹底不見,趙勳扭頭便道:“主公對這豎子未免太過客氣了。”
“不然。”袁術尚未答話,一旁的楊弘卻道:“單憑其敢帶區區四千人嗎,便來揚州,其他不說,這膽量確實過人。”
“若是無膽匪類。”一旁的閻象冷聲道:“也做不出剛逢大敗不到一年,便再次反叛曹操這等事情。”
此時身旁皆為親信忠臣, 有些心思已不必再瞞,袁術也點了點道:“閻先生上次在臨淄見過此子一面,回來便說過其智而善度,深明進退之道,勇而果決,極得三軍之心, 本侯起初也不信, 這兩次下來,不談勇武, 單看其言談行止,倒確實有些早慧老成。”
“要收復此子,還要多花些心思啊。”
“主公未免太高看此子了。”聽到這話,趙勳有些不屑:“末將倒未曾看出此子有何不凡,咳..除了這酒量倒是有些厲害。”
“若是厲害也不會醉倒了。”楊弘笑道:“以弘估測,這王政不過是心高氣傲,加之年輕氣壯,當時與趙將軍拼酒時,憋了一口氣撐著不倒罷了。”
“否則為何幾十碗都沒事,後面幾杯反倒撐不住了?”
“楊兄,到底是真醉還是假醉都不知呢。”閻象卻一臉嚴肅:“吾昨日冷眼旁觀,這王政伏在案上一動不動,竟足一個時辰,實在有些古怪。”
“不管真醉還是假醉。”袁術笑了笑:“只要人在,就當他是清醒時相待便是。”
楊弘問道:“請問州牧,既然如此, 可已有對策?”
袁術沉吟,道:“今日對談,王政的表現,恩,只能算差強人意。閻先生評點的不錯,雖是年輕,卻不輕驕,無論示恩抑或抬愛,此子都並無異樣,倒是頗有城府。”
“不過觀其言行,即便是不欲居人下,終究不像呂奉先那般不識時務,倒是能看清形勢。”
“所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楊弘贊同:“此子既能自知,主公就有將他收服的可能。”
“主公,某還是覺得有些不妥。”閻象卻面現憂色:“黃巾賊子,目無君父,毫無忠義,此子亦不例外。”
“當日毀諾一事便能看出,此子並非良善,更有狼子野心,莫說收服他並非易事,便是收為己用,曹孟德前車之鑑,安知其不會再次背主?”
“這等賊子,還是應早早除去,以免養虎為患啊。”
“先生此言差矣!”袁術大笑擺手,語氣輕蔑:“曹阿瞞豈能與吾相提並論?”
“這等閹豎之流,無能無德,自然難立威信,誰叛他都不稀奇!”袁術自通道:“何況欲成大事,怎能沒容人之量?”
當然,有些更深層的理由袁術並未言明。
在他看來,無論閻象楊弘,俱都是謀士之流,輔佐之臣,長於智謀,卻拘於格局。
王政豈能輕易殺之?
他為自家盟友,更是應邀而來,若一刀殺之,天下英雄何以觀之?
若說之前,還可以黃巾賊寇的身份做下文章,可如今對方官面上卻已有了徐州刺史的身份,且是他袁術親自舉薦的。
甚至退一萬步將,便是無此一事,說什麼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的理由,亦是天下諸侯可用,唯他袁術不能!
否則,其他不說,一直支援自家的豫州黃巾,立刻便要反噬!
起碼在目前的袁術來看,為一王政,不值當!
況且,便是最終王政不願歸附,要拔出此子,亦是日後之事。
如今正值用人之際,王政起事以來的戰績早不知被袁術放在案頭翻了多少遍,正要利用其的武勇相抵關張,助自家得下徐州。
如果說以上為大局,大勢考量;再往私心,本意來看,袁術亦從來不會考慮過會養虎為患。
王政什麼身份?才多少兵馬?多大地盤?
一年之前,此子不過是區區一個什長罷了,聚集一群烏合之眾,佔了三郡而已,所謂的什麼十萬大軍在袁術看來,只是笑話罷了。
黃巾賊寇唯一的長處便是聚眾甚速,裹挾流民,可這麼短的時間,其中可戰精銳能有多少?底層到中層的軍官又能有多少?
負責民生,內政的人才,又能有多少?
一支成熟的軍隊,拋開士卒之外,還得有無數管實務的,比如:銓選軍官、管功勞、管地圖、管錢、管馬、管糧、管書信、管文案、管軍籍、管軍械、管輜重等等。
所謂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無論如何數量的軍隊到了兵仙手裡,都如臂使指一般,那是因為他既有選拔人才的眼光,又有管理這些中層的才能,這才能導致哪怕幾十萬的軍隊,依舊井井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