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歷史上,他是在張苞徹底投靠郭汜後,在李傕的勢力大幅削弱後,才於當年六月底密謀想要幹掉李傕的。

可此時的大漢天下卻是歷史改變,王政、徐和接連在山東鬧出動靜,眼看黃巾賊這個招牌還能再用,楊奉大為心動,比歷史上更早地不安分了,竟和張苞同時叛亂。

至四月底時,三方混戰又付出了數萬人的性命後,西北軍另一位大佬張濟自弘農趕回,開始勸和。

李、郭剛消停了幾日,羌胡又開始鬧騰要工資了,我們幫你李傕打了這麼久,死了這麼多人,趕緊打錢,李傕無奈只得避而不見,這些少數民族無奈之下,直接去找獻帝。

(李將軍許我宮人美女,今皆安在?)

就在獻帝彷徨無助之手,天空一聲巨響,未來的三國第一毒士閃亮登場。

史書上沒記載賈詡到底是怎麼說服這群野蠻人的,反正就是一個人一頓飯,一毛錢沒出,畫了個餅,就讓一群被欠薪的農民工摸了摸鼻子,自認倒黴地走了。

(詡乃密呼羌、胡大帥飲食之,許以封爵重寶,於是皆引去。傕由此衰弱)

許以封爵重寶...

許以二字,值得細品。

這就是賈文和的能耐,此人這一輩子似乎無論面對何人,何事,永遠從容不迫,毫不費力,輕鬆平靜地令人恐懼。

實力再次大損的李傕,發現好像不能打下去了,再打要打不過了啊,只得同意和郭汜和解。(傕等和,出天子,祐護大臣,詡有力焉)

隨後賈大導演開始推動劇情了。

經過一個月的土匪調停大會,西北軍閥各大佬達成共識,關中這千里無人區如今就是死地,絕對不能再呆!

於是李傕引兵屯池陽(涇陽),剩下的董系大佬們帶著獻帝東歸洛陽求發展。

聽完袁術的侃侃而談,王政半晌沒有說話。

他第一個想到的問題,不是漢獻帝離曹操更近了一步、會給未來的自己帶來多大的威脅。而是袁術比自己離的更遠,知道的訊息竟如此詳細,相反,他卻是半點風聲都無!

還有一點,漢獻帝如今不但朝不保夕,更是一群賊人忤逆犯上,於情於理,怎有閒情又如何甘心在這時頒一道舉薦黃巾逆賊為一州刺史的詔書呢?

谷靉若說之前只是懷疑,那此時已可確定,那道詔書必然是由袁術矯擬,揚州發出的!

想到這裡,王政抬頭看了眼袁術,這骷髏王已放肆到這等地步,莫不是要即將稱帝了?

是歷史上本就在此時,還是自己的穿越帶來的變化,提前了?

眼見此刻對方還一臉憂國憂民的忠臣模樣,顯然在等他主動開口,按捺下翻湧的思潮,王政暗下決定,捕盜司的情報工作必須儘快加強!

這等睜眼瞎的滋味,可有些不好受啊。

嘴上倒是配合地問:“東歸路上,李賊既已遠離天子身側,應無恙矣。州牧,不知天子如今到了何處?”

袁術先不回答,叫楊弘鋪開地圖,喚眾人上前,旋即指點道:“本侯也是近日才得的訊息,天子月初出發,聖御出行,自不可如吾等行軍那般快速,此時恐怕應還在京兆尹內,不是霸陵,便是新豐。”

“長安到洛陽,不過區區八百里。”王政沉吟道:“慢則三四月,快則四五十日,應能抵達東都了吧。”

這樣算來,袁術若是此時從揚州出發,正好可以半道截胡啊。

怎麼此時反倒主動提到讓他返回徐州了,究竟意欲何為?

卻見袁術又問道:“禦寇,那依你之見,得知此事後,天下群雄會如何應對呢。”

那還用我看嗎,歷史上好像就是因為其他人尤其是袁紹都嫌棄獻帝,才給曹操撿漏了吧?

“除了袁紹外,大部分人鞭長莫及,便有奉迎之心,難克山長水遠啊。”想了想,他這般回答。

袁術拍案大笑:“不錯,正是如此。”

“離洛陽最近者,無非冀、兗二州。”

“只是吾知袁本初向來不喜天子,昔日董卓欲廢少帝,他就因此與其鬧翻,甚至遠離洛陽。”

“上行下效,曹阿瞞自然也不會擅作主張。”

“至於幽、徐兩地,公孫瓚自身難保,劉玄德立身不穩,便是有心亦是無力。”

“荊州劉表,益州劉璋,前者雄心已失,後者膽怯無謀,都是隻圖自保之輩,亦不敢摻和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