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出迎(第2/3頁)
章節報錯
開陽全城歡騰之時,王政卻沒高興一會兒,便又陷入了煩惱之中。
捷報之後不久,各城的相關賦稅,人口資訊亦一一送到。
琅琊人口較多,戶三千餘,人口萬餘;其他三縣少些,加在一起,不到兩萬。
再得四城,人口地盤同時間進一步擴大,帶來的不僅僅是好事,也有壓力。
得後世之助,即便前世只是個宅男、小職員,沒有什麼管理經驗,一座城池王政還勉強能應付,況且他也在努力學習。
三軍之主,無須事事躬親,不求精,只需通曉即可。
但這近乎兩國的地盤,十餘座城池管下來,卻令他著實有些彷徨。
這便如同將兵和將將的區別。
而最關鍵是的,自己別說將將,這些管理型的人才目前都很缺啊。
彭城有徐方坐鎮,張昭管理,目前還好,可開陽要如何處置呢?
天行健,君子應自強不息,很多時候,面對困難,險阻,只能靠自己自強,堅持。
但很多困難和險阻,又真的無法單憑自己可以克服,所以才有眾志成城,眾人拾柴火焰高的說法。
而此時王政遇見的困境,正是他自己,甚至系統都無法解決的。
而王政也清楚內政的重要性。
軍隊如刀,系統可以讓它不斷的鋒銳,直至切金斷玉,而內政便如刀柄。
刀鋒再是銳利,若是沒有刀柄,又如何握持,更何談防護,威嚇,殺敵?
無奈之下,他只能即刻傳令,各路將官不必轉回,各帶本部人馬留駐四城,除西海讓于禁的副將於忠和古劍留守外,一邊令于禁即刻返回開陽,一邊凝視著琅琊地圖的右上角,眼神灼灼。
地圖上的黑點,代表著琅琊縣。
這個問題他早有思慮過,留下顏楚也是源自於此。
待于禁回返吧。
王政思忖著,那時他便準備親自動身,去見見那兩家望族。
琅琊顏氏,如今的頂級門閥。
琅琊王氏,未來的天下世家。
要好好與他們攀談一番啊!
......
接下來,王政再次陷入了忙碌之中。
于禁治軍甚嚴,在內政上也頗有才幹,得城日久,開陽已漸復舊觀,同時民心服順。
這等局面王政自是要繼續握持,一邊繼續督促民夫修葺城牆,校場、一邊勒令城外築營。
更定下規章,郡內各城,無論人口多少,城池大小,糧草儲存統一調派,如今除駐軍四縣外,其餘各城至多允許儲一月之糧。
多餘者一律運回開陽,築建倉庫,交輜重儲存;
另外繳獲來的軍械、盔甲、戰馬,除補充本部缺損外,也悉數送至開陽,再調回彭城。
各部有功將士,分由統軍士官整編名冊,上報王政,論功行賞。撫卹傷者,哭拜亡卒。
想到上次在彭城所念,便是有系統鎖定攻城,之前沒想到也就罷了,如今他也不願繼續苛待自家兵卒啊。
畢竟食色性也。
除了軍紀上約束、思想上做工作,物質上得滿足之外,王政也終於下令,若有與徐州本地良家女子結親者,天公將軍必有賞賜,以此大力鼓倡。
同時,允各軍各部自設妓寨,軍妓和軍卒的比例,最高不能超過一比一百,若是千人的營部,便允許攜帶十個人的軍妓。
千頭萬緒,梳理妥當,已是又過了四五日。
四面城牆修葺完畢,擴大的軍營校場竣工,城外營地亦建成大半。
連番鏖戰終得站穩腳跟,恰逢于禁迴歸,王政與其一番交接後,正準備按帶部分精銳前往琅琊縣時,卻是計劃趕不上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