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既見君子(第2/2頁)
章節報錯
谷他對著湯虎點了點頭,卻緩緩從懷襟中掏出一根簪子,那是他從自己的高冠中取下來的。
是啊,事已至此....
唯有一死明志了!
見到張昭的動作,再看見對方眼中的決然,湯虎頓時便反應過來,心中一沉,連連搖頭示意不可。
卻見張昭同樣搖了搖頭,卻已是緩緩舉起了手。
這可如何是好!
有王政等人在旁,湯虎又不能把話挑明瞭說,但剛那段話已是費盡腦汁想了出來,若是勸不動張昭,他也不知道怎麼辦了。
正心急如焚時,卻是突然靈機一動,握住張昭的那隻手登時加力積分,同時語氣急促地道:“老爺,潘、文等幾位家主,還在外面等著和您一起慶功呢!”
他這話如同一個霹靂,讓張昭登時渾身乏力,身子立刻便軟綿前傾,險些便要叩地。
吾怎麼忘了,還有這群人呢!
張昭心中突然感到一陣絕望。
他自己也是望族出身,太清楚這些人的嘴臉了。
助王政破城是他張氏牽的頭,是他張昭提的議,即便現在知道攻城的是黃巾賊而非袁術軍,這些人投賊也毫無壓力。
日後只需眾口一詞說是受他張昭所欺,便能讓家族此時無損,日後亦聲名無礙。
而這,也便是等於說,即便自己自盡,這盆髒水張氏和他,身前死後都是萬萬躲不掉的!
可,除了這個法子,他已是無計可施了啊。
心灰意冷之下,渾身愈發無力,只聽細細的一聲哐當,手中的簪子卻是已摔落在地。
這一幕被不遠處的王政盡收眼底,不由若有所思。
而同時間,湯虎確是眼中閃過一絲喜事,又道:
“老爺之前說過,將軍醞大才,抱大器。湯虎親眼所見,果真如此啊。”
汝何出此言?
見湯虎突然把自己對袁術的形容詞放在王政身上,張昭心頭湧出萬分詫異,眼光立刻抬去,見他又微微點了點頭,眼角向右側瞥了瞥,不由心中一動。
湯虎是個有見識的,他這是...
很好看這支黃巾賊...
或者說...
是這支賊寇的首領,那個天公將軍?
想到這裡,張昭忍不住心中好奇,也循著同一角度望了過去。
甬道之上,正站了一個少年將軍,面容普通,卻有著說不出的勃勃英武之氣。
此時對方負手而立,正在俯視著他。
牢獄處於地底,沒有什麼光亮,幽幽的火光,晃盪出重重暗影,似是隨著少年的呼吸帶出震盪的波動,彷彿玄色的漣漪。
而這玄色漣漪更主動般地蔓延到了少年全身上下,宛如給他披上了一層威嚴肅穆的甲冑。
驟然間,張昭生出錯覺。
彷彿年少時所讀的詩經,文史裡所形容的那些巍峨場景,突然走出了文字,躍出了竹簡...
鮮活地、生動的、出現在了這方牢籠之外,大獄之中。
那是《詩經.小雅》裡的“出車”章。
赫赫南仲,玁狁於襄。
既見君子,我心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