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有鳳來儀(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若是沒有合情合理的緣由,有人出言冒犯,哪怕他不介懷,不動怒,為了其上位者顏面和威信,也必須做出相應的舉動!
終於想清了這一層,青年對王政愈發高看了眼,正好此時婢女端來了茶湯,他便舉起向著王政遙敬,誠懇地道:“不管如何,多謝將軍...賜茶!”
隨即一欽而盡。
見到這一幕,王政暗自點了點頭。
對方是有才能的人,而且也是自家目前最缺的文臣類,若無必要,不可殺之。
但...若是當真自矜其能,牙尖嘴利,卻全然不懂分寸進退...
那卻是無法留下了!
......
一邊飲茶一邊吃著果點,兩人閒談了會,待氣氛徹底融洽起來後,青年終於主動開口,扯出正題:
“將軍起於微末,輾轉兩州。便從一介什長成為一方雄主,擁兵過萬。”
“破漢之五都,佔六城半郡。更是戰無不勝,自張角以降,再無第二個黃巾起義能建立這般功業,在天下人眼裡,可謂聲威顯赫!”
“惜哉....”
這一大堆的褒揚之詞,王政聽的也很舒服,雖不至欣喜若狂,但在青年清朗的話音中,也不由回想起一路來的過程,倒也心生感觸。
聽到對方話鋒一轉,卻是立刻收斂心神,問道:“惜在何處?”
“將軍。”青年肅然道:“惜哉縱有滔天聲勢,終究是無根之水,無本之源!”
“若無法改變當下處境,補足弱項,便是戰必勝、攻必取,也終有霸王核下之危!”
我有系統大大,兵敗身隕恐怕不太可能了。
王政自信地笑了笑,懶得再費唇舌,直截了當道:“先生有何建言,只管直訴便是,何須危言聳聽,欲擒故縱?”
“本將之前便從親兵口中,聽到了中下二策,先生有三策,如今願洗耳恭聽上策何如?”
“上策...”
青年卻沒有立刻回答,反而先瞥了眼一旁的那個親兵,哼了一聲:
“將軍既為王姓,不知可曾讀過《王莽傳》?”
乍又跟我掉書袋啊?
你這是不長記性啊!
王政正感無奈時,卻見青年似已察覺不妥,忙主動解釋起來:“所謂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幾事不密則成害!”
他已入我係統,我怕什麼洩密?
最關鍵的是...
結合青年之前那一瞥,王政看出來了。
此人氣量實不算大,說這話看似有道理,其實是對親衛之前的莽撞記恨上了,有心落其顏面。
否則...以其人的聰慧本該十分清楚,親衛者,是絕對的死忠心腹,根本不會有什麼洩密可能。
王政卻不想遂他的意,沉吟了會,望向青年,突然問道:
“先生貴足到此至今,卻是本將失禮了,至今不曾問過上名下諱?”
擺這麼大的譜,我倒要看看你是何方神聖!
青年自不知王政這句話看似尋常合理,其實是存了探底之意,倒是坦然地道:
“不佞既無官職,也無家世,將軍恐怕此前不曾聽聞。”
“吾名禰衡,字正平。”
“與將軍也算同鄉,乃青州平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