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此時只有徐方一人清朗的聲音徐徐迴盪。

他侃侃而談:“商者短視逐利之徒,一旦放棄開陽,再想讓他們回來,恐怕很難,更會很久。”

“將軍,若是讓開陽失去這三郡商貿匯聚的優勢...”徐方望向王政,懇言道:“咱們接下來可還要擴充軍備,治理地方,日常操練...”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耗費不小啊。”

雖然目前天軍尚有餘財,但負責庶務的徐方卻已有些危機意識了。

若是接下來的時間裡還是這般只進不出,一旦在財政陷入窘迫,可就麻煩了。

除非天公將軍再次舉起屠刀,用武力從豪族望族這裡繼續搜刮油水...

“也不是不行。“聽到徐方最後一句帶著怨氣的吐槽,王政啞然失笑:“不過暫時先不宜動。”

“等拿下徐州再說。”

“若是如此,將軍,末將就認為城門必須開,開陽也必須恢復正常的交通。”

雖然是青州人,但在徐方看來,開陽雖不及臨淄,但若放眼全郡,琅琊比老家齊郡確實更適合做根據地。

此地可謂得天獨厚。

同時代其他地方常見的饑荒災疫,此地卻全然不曾經歷,更是水土肥沃,資源富饒。

如北面之鄆亭有鐵礦,西面之琅琊縣和西海縣中間亦有鹽礦。

作為這方土地的中心郡治開陽,底子也厚,可謂有錢有糧。

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商貿發達,還有持續造血的能力,只要恢復正常,他們就能憑此地彌補目前最大的弱項:錢財獲取手段上的不濟。

聽到徐方說了半天,王政笑了笑。

其實他內心早已認同了徐方的觀點。

甚至他想開放開陽的理由比徐方還多了一條。

于禁的視角,主要從軍事上出發,求穩上考量。

而徐方更多的是在經濟和天軍的長久統治上去著眼;

至於王政,更考慮了政治上的立威。

奪取了開陽之後,系統之助下,王政的天軍早已具備了攻陷整個徐州的能力。

但是攻陷之後的佔領,卻是大問題。

無論是治理人員,還是駐守兵卒...王政都缺。

即便知道名氣越大,招來的敵人可能也會愈發強大,但王政還是決定要樹立招牌了。

在眼下亂世氣象盡顯的大漢末年,實際上他也算上一支不容忽視的割據勢力了。

這種情況下,王政不想再遮遮掩掩下去。

他更希望自家的名頭,讓天軍的名聲變得更加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