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進入興平二年的第二日,城內節日的氛圍卻已是一掃而空。

戰鼓聲聲中,無數士卒,逐隊集結,十人為隊,百人成行,千人行陣。

各部井然有序,看似緩慢實則迅速的集結起來。

風聲呼嘯中,不停息地捲動旗幟、帳篷,更夾雜了馬鳴長嘶,金鐵交擊,發出驚心動魄的響聲。

萬軍偃伏之下。一股肅殺之氣瀰漫全城。

當此氛圍,百姓為之失語,人人閉門,大氣都不敢喘上一口。

而剛過完一個豐盛節日的天軍,則是天軍振奮,地軍氣壯。

一切戰略部署,後勤糧草早在年前就已經準備完畢。

這段時間,王政也派了無數遊騎在周圍打探四周各方的反應。

臘月凜冬,又值年關,似乎到目前為止琅琊官府還沒有發現鄆亭失守。

既然你們這般遲鈍,那我就不客氣了。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出發!”

一聲令下,全軍開拔,無數黑色的洪流沿著城門奔湧而出,隨後在城外分成四股,各自奔赴。

鄆城之前尚有東莞、東安、陽都、臨沂四縣,正好是一條路線抵達琅琊郡的治所開陽。

若要讓開陽縣無法做出反應之前便兵臨城下,一路攻破反倒不太現實。

人家只是大意,又不是傻瓜。

所以王政在年前與眾將商議後,為了完成兵貴神速,出其不意的效果,決定兵分四路,來完成這場縱橫幾百裡的突襲。

于禁張饒等人率萬餘地軍,攻最近的東莞縣和東安縣。

徐方則率一萬天罡軍,直取陽都縣。

至於王政,卻是帶著吳勝和兩千余天誅營直接向著臨沂縣挺進。

那裡離開陽,相隔已不足百里之遙了。

天軍本就戰力出眾,加上于禁等人俱非泛泛之輩,即便分兵不但有極大把握同時拿下三縣,更能完成圍堵全殲不放走任何一人的戰略目的。

而王政只帶著兩千天誅營,不但機動性和行軍速度能達到最快,或許...

還有可能再被錯認成官軍?

正是帶著這樣的想法,這次在副手的人選上,王政沒有如之前一般選擇老成持重的于禁和心思縝密的徐方,而是敲定了吳勝。

阿勝啊,不管你是魅力高還是幸運高,可別讓我失望啊。

看著一旁興沖沖的吳勝,王政眼神帶著期待。

......

十日後。

此時的王政,正帶著一群“官軍”大搖大擺朝著臨沂縣不斷前進。

東莞東安兩縣應該已經打起來了吧。

算算時日,王政一邊揚鞭趕路一邊暗自思忖。

這一路上,天軍也做足了準備。

沿途擦肩者,所有行人,不論什麼身份,一個不漏全被二階輕騎兵們強自俘虜。

其中不乏一些人似乎有些背景,被刀劍抵著脖子了依舊態度強硬,嘴裡呼喝叫嚷,無非“爾等是何家兵卒竟敢對吾造次”之類的話。

諸如此類者,按照王政提前的吩咐,天軍統一口徑一律推到了北海孔融的身上。

同時,這也讓王政心中大定,更是暗自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