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陽。

作為琅琊郡的郡城,它建於春秋時期,為魯國當時修建的八座城池中最大的一座,希望其在東南為屏障以策安全。

其本名啟陽,在公元前157年時因即位後的西漢景帝名劉啟,為避其名諱,改為開陽。

這裡亦即是千年後山東臨沂真正意義上的城區。

可謂繁華錦繡,自古以來。

對於琅琊人而言,興平元年同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年份。

倒不是因為那些在這一年發生的天下大事。

那些對他們而言隔的太遠了,暫時感受不到什麼影響與變化。

而是因為開陽,或者說琅琊...

今年這些百姓頭頂上的天空,變了一片!

郡守換人了!

這可就是與他們自身休慼相關了。

在此之前的初平年間,開陽的主人,琅琊的郡守為陰德,乃朝廷任免。

而就在今年的中旬,陰德卻被剛剛逃過一劫的陶謙直接罷免,隨即便從東海來了一位新任的太守。

蕭建。

當然,蕭建其實也幹不了多長時間。

原本的三國曆史上,一年多後的建安元年(196)。

呂布在劉備與袁術爭鬥時趁機奪取徐州後,本是一口一口逆賊罵的蕭建立刻傳與書信,搖尾依附,但卻被臧霸所破。

姓蕭?

一聽到這個姓,再聯想到對方為州牧指認,東海而來,開陽人就明白過來了。

肯定是蕭家的人了。

這可是徐州有名的豪強家族,雖然本家在州治郯縣,其勢力卻是遍佈徐州各大郡縣。

這麼一個有來頭的郡守,讓琅琊各方都小心翼翼,唯恐成其立威的物件,加上郡守替換自然便是琅琊整個官僚體系的更新,隨著一陣忙碌,直到蕭建赴任後的第十日,一個官吏才拿了一封書信前來向他彙報。

“北海來的書信?”蕭建疑惑道:“所言何事?”

“稟府尊,那邊說傳來訊息說可能有一大堆流民來我琅琊?”手下人回到。

“流民?”蕭建愣了愣道:“是孔北海的來信,還是?”

“是安丘縣的官吏傳回的訊息,說看到大約十多萬人一路南下,按路線推斷,可能會來此。”

手下人又確認般地看了眼書簡,回道:“心理倒是不曾肯定,只是說據路線推測。”

“孔融與陶州牧交情匪淺,這官吏也是藉此討好,倒是一片好意。”

蕭建沉吟了會道:“不過幾十萬流民趕在這年關時分逃離青州...”

他啞然失笑,搖了搖頭:“看來青州賊患鬧的不輕啊。”

他不過是地方豪強家族出身,自不可能如如袁術曹操那般,相隔一州,自然對王政的底細動態不可能太過清楚。

但是來此之前,東海本就是徐州郡治中心,商旅來往,訊息通達,倒也不算是渾然不知。

似是去年在曹操攻伐徐州之時,剛降服的青州黃巾裡有一群人又做反了?

知道這閹賊後方起火時,蕭建可是第一時間拍手稱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