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王政而言,要折返廣饒,而不選擇直取臨淄的原因,其實只有兩個。

第一個固然是如趙宏所言,徐和擺明了想讓他去打頭陣。

絕對不要做你的敵人希望你做的事情,原因很簡單..

因為敵人希望你這樣做。

徐和目前雖然談不上敵人,雙方既然處在競爭態勢,王政豈會遂對方心意?

另一方面,卻是因為在王政眼裡,臨淄並不是目前最重要的。

隨著張饒而來的那近萬人馬,更為重要。

在王政看來,這一隊人馬對他的價值,其實遠在臨淄之上。

從張角第一次黃巾起義開始,到之前的青州黃巾起義,張饒經歷過無數次的大戰,更經歷過無數次的慘敗。

這樣的情況下,如今還能留在他身邊的這群人,可以說是最殘酷的叢林法則篩選出來的強者。

他們比大多數的同僚更能忍受飢餓,更能耐住寒冷,更具有生命力,身體也自然更為健壯。

另一個方面,在這樣一個朝不保夕四面環敵的情況下,還願意繼續跟著張饒的人,本身的心智,忠誠和對黃巾的信奉,也已經經過了時間和磨難的考驗。

這樣的一堆人馬,數量還這麼多...

對王政而言,這才是最大的一筆財富。

他小心地掩飾著貪婪和竊喜,神色看似平靜,卻在這群人出現的第一刻起就打量著他們。

士氣低落...不要緊,贏幾次就高昂了。

裝備簡陋...小問題,天公將軍不差錢。

面黃肌肉...太好辦,多吃幾頓就行了。

但是當王政發現他們神情帶著莫明的疲憊,望向自家精良的衣甲和武器時,露出的不是豔羨,而是呆滯的神色時...

王政突然明白過來了。

這支部隊,已經產生了厭戰的情緒。

所以王政決定先帶著這群人返回廣饒縣,先好好緩解他們這種情緒。

青州精華之地臨淄?

哪裡有讓這群人更快、更多地加入系統隊伍重要啊。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當然,主要也是臨淄這種要地大城哪怕目前只有四千士族負責城防,那種城牆、護城河、甕城..加上弩車、雷石、滾木這類守城器械與糧食的充足...

強攻的話,確實不是短期內可以攻下的。

這可不同趙縣和廣饒縣,自家系統再牛筆,用血肉之軀去硬堆...王政實在不太捨得。

既然如此,還不如回去做好充足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