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王政的穿越,歷史的車輪越來越偏移了原初的軌道。

甘寧自然不知此事,更不清楚在另一個時空裡,他和袁術本會一生都毫無交集,甚至直到建安十三年,曹操揮軍南下時,荊州不戰而降,他才會在好基友蘇飛的建議下率部踏足江東之地,投奔孫權,隨後開始真正扮演足夠彪悍的人生。

揍過黃祖,扁過曹仁,退過張遼,拒過關羽,單以戰績而論,這位才是東吳勐將的真正門面!

而這一次之所以投奔袁術,或者更準確地說,提前背叛了劉表,同樣和王政不無關係。

甘寧乃是巴郡臨江人,少年便輕俠殺人,大有勇名,彼時的益州牧劉焉聽說了之後,便徵辟了他,甘寧原本以為遇見了明主,不料興致勃勃地跑去,卻只得了一個計掾的芝麻綠豆官,官小也就罷了,還是一個文職,與他夢想的金戈鐵馬,沙場征伐毫無關聯,當即大失所望。

即便後面逐漸因功升遷成了秩六百石的郡丞,卻還是心有不滿。

興平元年,劉焉病亡,其子劉章掌權益州,在劉表帳下謀士劉闔的策反下,甘寧與沉彌、婁發等人起兵反叛劉章,但被趙韙擊敗。甘寧便率領八百多人,去荊州依附劉表。

劉表既是漢室宗親,又是天下聞名的“八駿”之一,雄踞荊襄,對於甘寧來說,自然是更勝年少德薄的劉章了,更覺得必有大展身手的機會。

果不其然,到了建安元年,孫策起兵叛亂袁術,更遣使拜見劉表邀其同盟,共分揚州。

劉表亦有開疆拓土之志,當即見獵心喜,厲兵秣馬,更讓屯駐南陽的甘寧率領兵馬奔赴前線,眼見一場大戰在即,甘寧在西陽縣真是日日磨拳擦腳,夜夜熱血沸騰,就等著劉表的將令一下,便殺入廬江參與這一場群雄會獵的盛宴。

結果

甘寧從建安元年的夏天盼到了秋天,孫策都隕落襄安了,他都始終沒有等到劉表出兵的將令!

劉表的遲疑,猶豫乃至不習軍事讓甘寧徹底失望了,在他看來,當今群雄紛爭的大爭之世,不進便退,劉表如此庸懦,難成大事!

對方既然錯失了這般好的傾吞揚州的機會,那麼接下來等待他的,便會是揚州的反撲。

恰好此時袁術深感麾下人才凋敝,正在大肆招延俊秀,聘求名士,甘寧此時所在的西陽入揚甚為方便,當即心一橫,便決定帶著百名親隨來前來投效。

袁術生平本就最喜歡這等英武少年,甘寧賣相既好,氣概康慨,竟讓其一見如故,寸功未立,便封了他為虎賁中郎將。

以為終遇明主的甘寧欣喜之下,也是頗感得意,這段時間便故態復萌,又與當年在蜀地一般飛揚跋扈,不知收斂了。

如梁剛等汝南系的將官本就不滿甘寧剛剛投效便被袁術越級擢升,眼見他這般飛揚恣意,更是愈發眼紅,不過對方此時正是得寵,暗自雖是不滿,表面上卻反而各個一派熱情,稱兄道弟,露出交好之意。 …

比如今日,便是眾將一起邀請甘寧前去赴宴。

宴會的地點便是壽春城內的章臺街紅袖樓,也正是上次紀靈邀請王政的地方。

來到樓前,甘寧隨手拋了韁繩與一人,下馬打量片刻,留了伴當在外,任由繫馬垂柳邊,獨自意氣登高樓。

經過長廊,踏入院落,馮豐、梁剛、李仁等人也是剛剛來到,急忙起身,兩廂行禮。

這時甘寧與諸人見禮罷,顧盼左右,眼見主座尚自空著,劍眉一挑,立刻昂首闊步,走將過去,先取下寶劍、弓失,放到一側,隨後解開盔甲徑自落座,一副當仁不讓的作態。

眼見這幕,一旁好幾個將官俱都面露不快。梁剛也是眉頭微皺,心裡想著:“這廝好生輕狂!”

李仁倒是無所謂,當初徐州一戰他背了大鍋,即便後面成功出使請了王政來援揚州,也不過是將功折罪,但在軍中的威信已然大減,不過偷眼瞧了瞧身側的馮豐,見其神情不變,依舊言笑晏晏,不由暗道:“經年不見,老馮的養氣功夫倒是精進不少。”

馮豐也是近期剛從汝南返回壽春不久,他如今的官職同樣是中郎將,當初乃是袁術麾下的第一大將紀靈的副官,論資歷更是遠勝甘寧,在如今的壽春更算是汝南系的首腦,按道理這主位自然更該他來坐才對。

如今甘寧坐將上去了,這可就尷尬了。

眾人談談說說,沒多久,絡繹又來了兩三人,滿滿堂堂坐滿一席,眼見人都差不多到了,一個青年將官起身笑道:“陳、劉等將軍如今還在汝南防範夏侯惇和兗州軍,在壽春的兄弟們就咱們這些人了,馮將軍,人已到齊,要不這便開宴?”

這人名叫趙範,乃是趙勳的族弟,現任下蔡縣尉。

原本的歷史上,在袁術敗亡後,趙範便帶著寡嫂樊嫵前去荊州投靠了劉表,十年後升任桂陽太守,後來劉備在赤壁之戰後南征荊州四郡,趙範望風而降,被偏將軍趙雲取代擔任桂陽太守,為了結好趙雲,趙範不僅主動與其結為異性兄弟,還曾希望親上加上,促成樊嫵和趙雲的婚事,卻被白馬將軍所拒。

當然,在如今的趙範心裡,自然更希望他的這位寡嫂能和另一人攀上關係。

那日馮夫人將袁術的意思告知樊嫵後,她也曾心生猶豫,最後說服她的,其實正是趙範這位小叔子。

在趙範看來,即便掀起叛亂的孫策已然兵敗身死,可袁術的處境依然是風雲飄搖,外敵虎視眈眈不說,內部亦是不太穩定。

之前汝南系能死死壓制住揚州的的本土勢力,一方面自然是袁術更信任他們這些老人的原因,另一番嗎,也的確是紀靈、喬蕤、趙勳等人的確能力更強。

軍隊是一個最看重實力的地方,面對這些人的勇武和戰績,即便揚州系的將官們也只是心有不滿,而非不服,那怨氣自然不會太多,便是多了也不敢造次。 …

可如今隨著這些人接二連三的戰死沙場,汝南系群龍無首,其實已經沒有足夠的威望和能耐徹底壓服餘者,獨攬大權了,偏偏馮豐、梁剛這些人卻依舊還是如以前一般驕矜蠻橫,這在趙範看來,可不是什麼好事。

須知古訓有云,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內外交困之下,趙範和身後的趙家對袁術的前景都不太看好了,不管是受誰的指示,樊嫵只要搭上了王政,他們自然也可以順勢搭上,如此何樂而不為?

而因為亡兄趙勳的這層關係在,加之樊嫵這個寡嫂又算是袁術的妻族,即便官階不高,論及身份趙範在場中人裡卻是不多,他話音落地,眾人紛紛說好,自有旁邊婢女通傳吩咐,隨之盤盤佳餚、壺壺美酒便流水也似的端送上來。

既然是在紅袖樓設宴,自然不可能有酒無色,隨著絲竹之聲,又有十數個花枝招展的女子,娉娉婷婷地進來相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