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小鬼各自肚腸(第1/3頁)
章節報錯
袁術帶著馮夫人等親把王政一行人送至宮外,方才止步。
隨後卻未曾直接返回寢宮,讓馮夫人等妻妾先行返回,袁術卻帶著楊弘,顧雍等人來到一間內廳。
待婢女奉上茶水,袁術揮退左右,方才側目楊弘問道:“方才席上,你為何對本侯使眼色,教吾不要開口同王政共舉大事?莫非認為其對袁紹與曹操將有內訌的分析不對?”
楊弘搖頭道:“這倒不是,袁曹同處北地,鄰國便是敵國,早晚必有一戰,這點吾亦以為然。”
聞言袁術不禁訝然:“那為何要勸住本侯?”
“許都乃曹操首府重鎮,便是與袁紹開戰,亦不可能輕忽此地,王政欲要奇襲,此好高騖遠空談也。”
“至於袁紹和曹操便是交戰,也不可能選擇此時秋收之際,更大可能會在明年開春,王政之言不可信!”
“主公,吾料他不過藉此拖延時日,不肯就走罷了。”
一旁的顧雍亦附和道:“不錯,孫策已死,王政卻不肯言明何時返回徐州,吾觀他席上講話,言辭閃爍,更留下大半兵馬屯駐六安、安豐,這兩地雖離九江甚遠,主公依舊不可不防,此番入城的千餘徐州兵馬需得日夜督促,更要及早請他往去徐州。”
“賊亂剛平,便急逐客,豈不令天下人齒冷?認為本侯得魚忘筌,不識恩義麼?”
袁術眉頭微微一皺,面露怫然之色,又問楊弘道:“軍師以為呢?”
楊弘望向袁術正色道:“徐州虎狼之師,便是王政不懷異心,久留亦頗有不妥。”
“如今境內兵馬不足,有此強軍,不正好為吾戍防麼?”
袁術不以為然,擺手說道:“王政雖然出身草芥,卻心懷恩義,守重持德,單見他如今掩有六郡,軍民百萬,面對本侯依舊謙遜有禮,今日席上與他多有敘談,凡吾所問,他必有回答,著實難得,其心性忠厚,遠非孫策之流可比。”
聽到這話,楊弘面露無奈,自家這位主公有時候想的太多,有時候未免想的又太少了。
“昔日高帝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後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范增聞之,大驚失色,言與項羽,此其志不在小。”
楊弘勸戒道:“主公也說了,王政本是草芥,論出身與其他黃巾賊寇一般無二,可觀其自起事以來,不貪金銀,不好女色,明明年方弱冠,卻無一般同齡人之恣意任性,反倒喜怒不形於色,此何故也?”
他一字一頓地道:“必是心懷大志,欲成霸業,如此人物,豈會是什麼忠厚之人,主公更不能因其浮於表面的謙遜有禮而放鬆警惕!”
袁術卻不肯聽從,不過面對楊弘他倒是收斂了些,沒有直接拒絕,只是搖頭說道:“這樣吧,先生儘可督促,催王政和徐州兵馬速速平定孫策餘孽,待徹底解決此事,自可送客。”
楊弘還待再勸,袁術又不耐煩起來了,只是顧盼左右,朗聲說道:“彼若有詐,豈會兩度輕騎入城見吾?”
說著哈哈一笑,不再理會楊弘,顧雍,翻身上馬,由侍衛們前呼後擁著,縱馬遠去。
......
與此同時,王政與喬綰也在談論袁術。
喬綰問道:“你覺得袁公路其人如何?”
這段時日相處下來,喬綰面對王政時的印象頗有改觀,加上實際上她也不算是王政的手下,故而私下相處時,態度頗為隨意,也不再稱呼什麼王州牧了。
這問題自然難不倒王政,他與袁術雖然相交不深,但這位骷髏王在後世可是被人分析的足夠徹底,當即說道:
“袁公路雖出身汝南袁氏,但卻與一般高門子弟頗有不同,你看他雖然總以出身問題諷刺曹操,袁紹,其實不過是罵人揭短罷了。此人為人粗略,好武輕文,其實對於出身未必多麼看重,也因為如此,方能引得江湖英豪四方來投。”所謂的江湖英豪,說的自然便是那些黃巾渠帥。
喬綰大感意外,不由秀眉一挑:“想不到你對他竟然評價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