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有些無語了,他知道袁術對曹、袁二人素來厭憎,但是成見竟然深到這個地步,甚至對他們全盤否定,就實在有些愚蠢了。

越是大敵,難道不是越該正視對方的所有優缺點麼?

若不正視敵人,如何做出針對策略,而若不針對策略,又怎能克敵制勝?

不過他也不欲在此事上和袁術爭辯什麼,只是笑了笑道:“若論出身高貴,此二人自不如袁公遠矣,不過如今天子正是在他們的掌握之中,若要奇襲許都,迎回天子,他們正是兩條攔路虎,袁公方才以為不可,也是因為考慮到曹操和袁紹會從中阻攔,是也不是?”

袁術頷首認可。

王政又道:“袁公想聽聽我對他們兩人的看法麼?”

袁術瞥了眼王政,“禦寇有何高見,且說來聽聽。”

“哈哈,高見談不上。”

王政道:“先說袁紹,此人承其伯父恩蔭,又得家族襄助,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方有今日基業,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極多,若單論勢力兵鋒,當今天下無有抗手。”

“政雖與其素未謀面,不過從其生平事蹟略有所得,其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說到這裡,王政對著袁術拱手笑道:“袁公說其僥得天幸,的確不差,以政所見,此人偶能成事,卻難成大事!”

聽到王政這話,袁術頗為滿意,不由輕撫唇下細須,微眯著眼,欣然附和:“禦寇果是知人。”

“至於曹操....”

提及這個名字,王政神情變的肅然起來:“此人雖是贅閹遺醜,卻是能謀善斷,東征西戰,自起兵以來鮮有敗績,多有諸侯滅於他手,如徐州陶謙,溫侯呂布等人,此人卻是當得起一個梟雄評價,不可小覷。”

“當然,曹孟德如今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袁公可知是什麼嗎?”

袁術搖頭表示不知。

王政一字一頓道:“便是他如今在世人眼裡,依舊附人驥尾,仰仗袁紹鼻息!”

“曹操家世不及袁紹,兵馬不及袁紹,說到聲名更是遠遠不如,甚至連當初的州牧之銜都有賴袁紹之力,便是如今勢力初成,更有天子正朔在手,在世人眼裡,不過依舊是袁紹的小弟跟班罷了!”

“是極是極。”袁術連連點頭,甚為贊同:“曹阿瞞竟從吾家奴而與本侯為敵,實在愚不可及!”

你其實真正想說的是從你家奴都不從你吧?

王政看了眼袁術,暗自吐槽,旋即笑了笑,繼續說道:“然則曹孟德又豈是久居人下之輩?”

“甚至退一萬步說,便是他這主公甘心一輩子去附人驥尾,仰人鼻息,其親族夏侯、曹兩家會願意嗎?還有在背後支援曹操的潁川世家集團又甘心嗎?”

聽到這裡,袁術已然有些聽出意味了,不由神色大動:“禦寇,你的意思是...”

“今年年初,獻帝曾頒下兩道詔令,封袁紹為太尉,卻封曹操為大將軍。“

王政神情玩味地看著袁術:“袁公以為如何?”

“哈哈,竟有此事?”

袁術聞言放聲大笑,興奮地道:“按漢制,太尉位列三公,原本位列大將軍之上,但至和帝時竇憲出任大將軍後,大將軍卻以位列三公之上,更有實權,遠非太尉可比,袁本初聽聞此事,如何能忍?”

“正是如此。”

王政笑道:“聽說袁紹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曾在群臣面前大聲叱罵,怒曰:曹操當死數矣,我輒救存之,今乃背恩,挾天子以令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