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襄陽有什麼(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時他再也沒覺得王政和劉備有半點相似了,劉備待人至誠,禮賢下士不假,可也不曾這般沒皮沒臉啊,大耳要是有這等臉皮,也不至於當初在北海時明明對太史慈甚為賞識,卻不曾有過出言招攬。
眼見太史慈面露遲疑,欲言又止,久久不曾答覆,王政登時又變了一張臉,做仰天長嘆狀道:「哎,是政自作多情了,想來子義兄這等英雄,自不屑與吾這等庸人為伍的,更遑論結拜了。」
這話說得重了,太史慈心中一驚,忙不迭地解釋地道:「王州牧起匹夫而並六合,克國得雋,運籌演謀,鞭撻宇內,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慈甚為欽佩,心悅誠服,絕不會有此等不敬的念頭。」
「哦?」
王政似笑非笑地看眼了眼太史慈,淡淡地道:「子義兄此話當真?」
「字字皆出自肺腑!」太史慈正色說道:「慈不敢妄言欺尊。」
這也的確是實話,今時今日,莫說是他太史慈,便是整個大漢天下,對王政厭惡者有,痛恨者有,不與為伍者亦大有人在,但要說存著小覷輕視,乃至不屑一顧的...
恐怕是真沒有了。
王政滿意地點了點頭,旋即又問道:「那子義兄有何顧慮呢?」
「倒也談不上是顧慮。」太史慈訥訥地道:「就是...」他畢竟不好直言,王政這個」結拜」給他的感覺太過隨意,近似兒戲,簡直就是不成體統吧?
「沒有顧慮就好!」王政卻不管那麼多了,當即拉著太史慈手往堂外走去,一邊嚷道:「來人,速速備上香燭,再請夫人和小喬妹妹過來做個見證!」
......
「黃天當立,祖宗在上,今王禦寇、太史子義,以血為盟,以酒為誓,從此同生共死......」
天剛入夜,明月當空,星辰閃耀,香燭煙氣繚繞,大小喬在旁見證,王政和太史慈兩人素衣素服,磕頭盟誓,等站起來,相視片刻,同時哈哈大笑。
縱是有是被強拉硬拽的感覺,既已結拜,太史慈也只能無奈的暗自嘆了口氣,將心中的些許難堪與不自在徹底拋開了。
也行吧,他想,起碼今日之事證明了,王政對他確實重視!
而王政接下來的話也證明了這一點。
「二弟,今後我們兄弟齊心,共創大業,」
王政笑道,「為兄如今雖掌九郡,卻一直苦於帳下無人,如賢弟不嫌棄,先任騎軍校尉一職,日後只需立下些許功勞,立刻擢升。」
他這一世的年紀自是比太史慈小上不少,但太史慈又不傻了,王政如今何等身份,和他結拜已是給了天大的面子,哪裡還敢自居兄長,自然是堅持要以王政為兄,王政自無不可。
「慈謝過兄長...不,主公。」
太史
慈此時腦子還有些眩暈,他沒有想到來參加一次婚禮,居然和王政這位當世有數的強大諸侯結成了異姓兄弟,這可是怎麼也想不到的事情,更令他有些忐忑。
這個待遇實在是過高了,即便太史慈這等自信自傲的人物,也有些誠惶誠恐起來,而且雖然王政沒有明言,但他總有些隱隱的感覺,似乎這個結拜,並非衝著他本人來的。
但還能衝著誰呢?
他背後的太史家族還是貫日門?
開玩笑,這兩者的分量也沒重到能讓王政這般紆尊降貴吧?
「哎,沒有外人時,咱們只論兄弟,不分君臣。」王政裝著不悅地斥道:「子義不要這般拘禮。」
「諾。」
雖是這般應著,太史慈卻依舊錶現的十分恭敬,他早就做了打算,即便真的結拜了,即便王政真的重情重義,他也永都不會真的去和對方稱兄道弟,無論公開的場合,還是私下的場合。
喬綰在旁微微的點頭,顯然為師兄沒有一口一個大哥,順竿子朝上爬而感到滿意,從她嫁給王政的第一天起,自家情郎的分量便重過了所有人,甚至包括她的妹妹小喬。
既然如此,即便太史慈是她的師兄,喬綰也希望他和王政之間,永遠是先論君臣,再論親疏。
當然,對於王政為什麼會突然想起和太史慈結拜,喬綰此時其實也十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