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和徐州一樣,其實都不太適合用來作為逐鹿天下的根據地,因為地理位置上他們都容易四面受敵,這便導致割據這兩塊地盤的諸侯,永遠要抽調一定兵力用在防守上面。

當然,因為交州威脅性較小,所以相比王政,劉表在戰略佈局上更多是關注東面和北面,在南陽上他便先後用過張繡,劉表來抵禦曹操,而扼守東境的橋頭堡,便是黃祖鎮守的江夏。

黃祖也確實能力過人,甚至可以說是東吳剋星,不僅射殺了江東勐虎孫堅,其後東吳兩代君主兄弟,也同樣在其手上連連吃虧。

因為沒有單獨列傳,所以後人無法得知黃祖與東吳集團具體的交戰例項,但從隻言片語,其實能看出是吃了不少虧的。

比如《吳書》裡有記載的,為孫策奪得廬江郡的平虜將軍徐琨,以及名將淩統的父親凌操,在原本的歷史上,都是死在黃祖的手上。

直到建安十三年之前,孫權的治所既不是吳郡(孫權的老家),也不是會稽(孫權為會稽太守),更不在丹陽(建鄴所在),而是在豫章郡的柴桑(柴桑是豫章西北面的門戶之地,與江夏的下雉縣相隔不足百里),便可以看出其對黃祖的忌憚之深。

但是即便黃祖在劉表集團裡起到了類似關羽一般的重要作用,但是他與劉表的關係,最多也只是相似劉關,甚至只是表面相似!

為何?

歷史上的劉備永遠不需要擔心關羽的忠心問題,自然就不需要考慮他背叛的後果,以及如何應對等等...

而劉表卻需要考慮這個問題!

因為他知道,黃祖抵禦東吳,更多是因為他自己便是荊州人,更是出身於荊州豪族安陸黃氏,黃祖支援他,也是因為荊州豪族們支援了他。

最關鍵的是,黃祖,乃至整個安陸黃氏,都和蔡冒這個前任江夏太守的關係極為親近!

如果殺了蔡冒,蔡氏會有何反應?

荊州豪族會有何反應?

黃祖又會有何反應?

一個又一個的問號在腦海中逐一浮現,讓劉表回覆了平日的冷靜之中,正好這時其他群臣也反應過來,紛紛出列求情,次子劉琮更是急著嚷道:“父親,母親素來疼愛舅舅,亦不願見你遷怒於他啊。”

劉表聞言瞥了眼劉琮,默然半晌,突然一腳踢開將蔡冒踢開,嘴裡喝道:“快滾罷,若抓不到刺客,汝提頭來見!”

蔡冒被他踢得翻了個跟頭,摔的灰頭土臉的,心中卻是狂喜,忙不迭地道:“多謝主公寬宏,多謝主公寬宏...”

“臣必手擒真兇,前去姐姐墳前生祭!”

一邊說著一邊狼狽地爬了起來,先對著蔡夫人的屍體磕了個頭,抬頭偷望劉表一眼,卻見他臉上盡是厭惡,不由心中一涼,卻不敢再多耽擱,當即轉身拔足,飛奔而去。

盯視著對方遠去的背景,劉表的眼神無比冰冷,他對蔡冒本就早有不滿,蔡夫人之死直接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劉表對蔡冒再無半點好感,此番雖因大局暫且放過,心中卻已有了其他盤算。

便是暫時不殺,也不能再讓這廝總攬軍事了。

同一時刻,蔡冒腦中亦是心念急轉,雖然這次是死裡逃生了,可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他與劉表君臣多年,深知此人外寬內忌,心性涼薄,拔刀相向固然是一時衝動,卻也說明了一點。

那就是在劉表的眼裡,蔡夫人之所以會死,他蔡冒才是罪魁禍首!

這也就是說,即便自己擒住了刺客,甚至連幕後指使也抓住了,恐怕也再難獲得對方信重了啊...

那麼自家日後的處境會如何呢?

想著想著,蔡冒的神情漸漸變的猙獰起來,眼內更有殺機一閃即沒!

......

時間不知覺間來到了四月中旬。

進入初夏的時節,許都城外的原野上,到處充滿了勃勃的生機。

荀攸來到望樓時,正見自家的主公曹操負手傲立在窗漏前,凝望著遠處黃昏落日下的原野,自由一種威凌天下的氣度。

主公愈發有雄主之像了啊...

荀攸一邊暗自感慨,一邊拱手行禮,一邊沉聲說道:“臣荀攸,拜見主公。”

“公達來了啊。”曹操頭也沒回,只是澹澹地道:“且來身邊說話。”

“諾。”

荀攸移到曹操左旁稍後處站定,隨後也不出聲,似乎此行就是陪著曹操一同欣賞園外景觀一般。

也不知過了多久,曹操突然伸指向前,問道:“公達,你看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