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曹操如今什麼實力,明眼人大概都能估算出來,麾下兵馬滿打滿算也不過七八萬人吧?

既然如此,這七八萬人去掉那些駐防許都等地的兵馬之後,還能剩餘多少去參與外戰?

最多三四萬人頂天了

結果打河內的同時又來攻南陽,那伱這一路又能有多少兵馬?

“理當如此。”

曹操仰望點點繁星的夜空,過了半晌,突然問道:“你們說袁紹和王政私下已有協定一事,劉表可曾知曉?”

“應該不知。”

“為何?”

“王政既有南下之心,自然不欲讓劉表得知此事,以免有所防備。”

曹操重新走到几案之前,坐得穩如泰山,臉上露出冷靜自信的神色:“劉景升乃漢室宗親,又與本將同殿為臣,既有人狼子野心,欲犯其疆土,於情於理,咱們都當告知此事,以免其為賊所乘!”

“不錯。”程昱連連點頭:“劉表得知此事,必會大生警惕,嚴陣以待,如此下來,不僅增加了王政來日征戰的難度,荊州軍的兵力大半抽到南面之後,北面防線自然薄弱,張繡便是求援亦無用也。”

“主公此計,可謂一石二鳥!”

“一石二鳥還不夠!”曹操一雙虎目爍然生輝,懾人之極:“還要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

荀彧問道:“主公打算如何釜底抽薪?”

“計王政治下九郡,其中琅琊、彭城為中平年間所佔,泰山、下邳、東海則為中平二年所得,剩餘北海、廣陵、九江、廬江則皆為新附之地,不過兩三年間,此子的疆土竟是連連倍增,嘿,自古以來,誰曾見人開疆如此之易,又如此之速乎?”

“雖不甘心,但憑心而論,單論武功之盛,此子實遠在吾和袁紹,乃至各路諸侯之上,不過武功太盛,既是好事,卻也不見得全是好事。”

聽到這裡,荀彧三人面面相窺了會,同時反應過來,司馬懿當即精神一振,搶先說道:“將軍是想?”

“孔文舉雖是昏聵無能,到底乃是聖賢嫡裔,其在北海治政多年,廣設學府,尊文重儒,其實甚得人心。”

曹操笑了笑道:“結果卻死於王政大將吳勝之手,其民豈不挾恨?”

“原本王政治下首府乃在下邳,倒也罷了,如今他既於壽春坐鎮,嘿,卻未免也太遠了。”

說到這裡,他轉目荀彧說道:“我記得去年北海國是不是曾有使來,欲請天子遣派官吏前去牧民?”

荀彧回道:“卻有此事。”

“可還在嗎?”

“應該還在。”荀彧灑然一笑:“北海既落入王政之手,他們本也無處可去,無家可歸。”

“甚好。”曹操戟指喝道:“文若明日且去召見此人,告訴他,此事本將和天子都允了,朝廷不僅會派官吏,更願意助他們驅逐賊寇!”

“助北海驅逐賊寇?”

荀彧還沒回答,一旁的司馬懿便愕然道:“將軍要出兵北海?”話一出口便已醒悟,暗罵自家愚蠢。

曹操瞥了眼司馬懿,哈哈一笑,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對荀彧繼續說道:“不過許都距離著實太遠,鞭長莫及,是以本將和天子雖有此意,卻難倉促成行,因此會先揀選一些人隨他一同潛回北海,聯絡忠義之士,伺機而動。”

“臣明白主公的意思了。”

荀彧頷首道:“王政這幾年窮兵贖武,雖是連戰皆捷,料亦消耗甚劇,北海雖是新附,卻有漁鹽之利,若能擾亂此地,必會影響其接下來的部署。”

“只不過北海如今士族的殘餘勢力還有多少,著實不知,單憑他們恐怕未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