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是虧還是賺(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今卻是不同,天子和朝廷遷居許縣近年,相比之前已是穩固不少,此時無論是獻帝還是曹操,都迫切地想要加重其正統的合法性,若是此時得知玉璽落入袁紹手中,會如何做?」
郭嘉道:「當初呂布初來徐州之時,曹操遣使董昭,授予主公徐州牧之位,並密於一書,教殺呂布,若我所料不差,當出於荀文若之計,乃以徐州為餌,挑動二虎競食之計也,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主公自當還以顏色,贈與袁紹傳國玉璽,再大肆宣揚...」
「讓此事人盡皆知!」
張昭介面道:「如此一來,為了維護朝廷正朔,曹操勢必要去向袁紹討取玉璽,而袁本初也必然不會心甘情願,便是暫時不去稱帝,若是拒絕將玉璽還諸於朝,也是有了僭越之實,授人以柄!」
「此乃陽謀也!」
默默想了片刻,王政緩緩點頭道:「如此一來,兩方矛盾不僅再一步加劇,更會浮出水面,便是暫時不做交戰,也定會相互猜忌,各自防範,短期內咱們再不需考慮冀州軍的南下威脅。」
「正是如此。」郭嘉笑吟吟地看著王政,拱手說道:「所以臣才會建議主公答應那袁方的請求。」
「奉孝這般一說,本將自無不允之理。」王政本就未曾對傳國玉璽看的太重,之前之所以不願,無非是不滿袁方盛氣凌人罷了,如今自是不同:「只不過之前本將已託詞玉璽尚在孫家人的手裡,如今這...「
「這個好辦。」郭嘉笑吟吟道:‘那主公就告訴這位袁公子,會於近日攻打吳郡,之後便會將玉璽拱手奉上。「
「當然...「
說到這裡,郭嘉頓了頓,道:「便如糜君方才所言,傳國玉璽何等貴重,無論如何,也沒有平白送人的道理。」
王政聞言一怔,迎著郭嘉閃動智慧光芒的雙眸,突然便反應過來,連連點頭:「不錯,不錯。」
「理當如此!」
......
三日之後,王政再次召見袁方,主動把與諸臣商議的結果告訴了他。
當然,說辭自是換了一番。
「袁公乃是天子重臣,又是累世名門,正所謂天命無常,惟有德者居之,傳國玉璽這樣的神器,若能僥倖尋得,自當奉於袁公案前。」
場面話說完,便直接開門見山:「這多日內,本將已考慮清楚了,我軍雖然才經大戰、三軍皆疲,但為免夜長夢多,還是當早日攻克吳郡,方能增加些尋得玉璽的把握。」
王政攻不攻吳郡,什麼時候攻吳郡,其實無論是袁方還是冀州人都是毫不關心,因為和他們沒有直接的利益關係啊。
但對方既然一口咬定傳國玉璽還在吳郡孫家的手裡,嘴裡的「吳郡」自然便是另有所指。
袁方雖然年輕,但城府卻是極深,聞絃歌便知雅意,此時已聽出了些許意味,當即笑著問道:‘那州牧可是定下了方略?,
「要想克復吳郡,必先攻佔丹陽,丹陽多有堅城,更有不少山越勢力,想順順利利地一舉將之攻克,粗略計算,至少也得需要兩到三萬的軍馬。」
王政一本正經地道:「計我壽春現有軍隊,也不過五萬之數,這五萬多人又顯然不能全部派出,起碼也得留下三萬上下戍衛地方;如此算來,我壽春實際可用之軍,實則不
過兩萬左右,用這些兵力去打江右,怕是難以一舉克復,因此本將有個想法...」
袁方聽到這裡,其實很想反駁一句,當初孫策盡起四郡,加之其父餘蔭,聲勢何等浩大,你王禦寇不也才帶了兩萬人馬來和其正面對抗嗎?
怎麼如今區區山越便要說什麼兩萬人馬不夠了?
當然,這些畢竟只能暗自吐槽,嘴上卻是配合地問道:「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