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王政的表態(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低首斂眉,暗自猜測,“再從州牧適才誇獎功臣的話中可以聽出,誰都提了,偏偏單獨遺漏了郭奉孝,想來正是留在此處!”
雖猜出了一個答桉,陸績卻保持低調的作風,不肯露頭回答。
而其他人也紛紛想到了這一點,黃忠帶頭說道:“郭祭酒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主公,依末將來看,他才是我軍首功,這第四杯酒應當敬他!”
一旁的魏延、甘寧等人亦是連聲附和,“對極,對極。”
另一邊的徐方和彭城諸將也是微微頷首,頗以為然,郭嘉的確是個奇才,這一點在軍中幾乎形成了共識。
聽到這話,王政看了郭嘉一言,微微一笑道:“奉孝乃吾之子房,勞苦功高,自然不用多講,但今日這第四杯酒,本將卻準備敬於另一位功臣!”
眾人訝然之中,王政舉起酒盞,踱步堂下,神情肅然地來到禰衡的身前,雙手捧杯,言辭懇切地道:
“奉孝若為吾之子房,正平當為蕭何也,此杯酒,請君滿飲!”
......
沒有人料想的到,王政這最後一杯,不敬郭嘉,卻敬禰衡。
這個舉動,不但出乎了陸績等文臣的意料之外,連黃忠魏延等人亦是紛紛瞠目結舌,大為不解。
郭嘉亦是有些愕然,不過片刻就反應過來,旋即深深地看著王政昂然卓立的背影一眼,突然笑了起來,然後緩緩地低下了頭,隱藏起自己眼中不可抑制的欣賞,還有那發自內心的欽佩。
他沒想到王政會以這樣的方式去化解他與禰衡之間日益尖銳的矛盾。
這計策未必算的上多高明,但按郭嘉看來,真正的雄主一般情況下,是不會這麼去做的。
原因很簡單,禰衡的才華匹配不上這份看重,這份抬舉!
郭嘉相信王政能看得出來自己與禰衡之間的能力差距,若是其他雄主,此時該做的,自然便是做出權衡,做出取捨,今日宴席,可謂正逢其時,按道理正該一鼓作氣,將郭嘉扶上第一謀主的位置才對。
可王政卻偏偏在此刻無視眾人的意見,甚至無視了客觀的事實,選擇了將禰衡抬到了一個最高的位置,這可謂是真正的抬舉啊。
那這說明了什麼?
難道是因為禰衡的能力和才華嗎?
不然...
是因為禰衡得罪了太多人了!
偏偏是這等情況下,王政卻要繼續捧他,這看似是在捧殺,其實是在告訴所有人,不管禰衡多招你們厭煩,本將心裡卻更多念著他的好。
只要王政能始終保持這番“念舊”的姿態,禰衡不管如何樹敵,都能始終安之若素了!
而郭嘉所欣賞,所佩服的,也恰恰是王政身居如此高位,還能這般重情重義!
雖然從這一點看,他並非梟雄霸王之姿,問鼎的機會未免小了一些,但起碼對方今日能這般對禰衡,他朝對他郭嘉,想來也是做不到“同苦而不可共貴”的事情吧?
......
對於王政竟然欽點他為第一功臣,禰衡同樣也大感意外。
怔怔望著王政半晌,直到王政再一次溫言提醒,禰衡方才回過神來,連忙站起身來。
“主公,此功臣不敢領。”
他沒有接王政手中的酒杯,而是端起自家的杯子,朗聲說道:“今年三場戰役,揚州重於北海,而揚州之戰,孫策初起時其勢洶洶,天下震動,四海驚恐,若非主公親赴險地鎮定自若,臨危不懼指揮如意,如何能克此強敵,又如何能光復揚州?論此戰之功,臣豈敢與主公相提並論?”
“又且,江東一役累戰數月,督促後勤,供給饋餉,不絕於道,乃以張國相為主,出謀劃策,沙場爭雄,亦有郭祭酒之策,要論敗敵取勝,臨陣殺人,卻還全是諸將的功勞。”
說到這裡,禰衡一字一頓地道:“這一份功勞臣豈敢愧領?至於主公的這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