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四劍降甘寧(5K)(第2/4頁)
章節報錯
灰頭土臉地撤回去?想也別想!
而且甘寧也不信徐州會早有準備,莫不成王政能掐會算,居然能算得出他們今夜會出城突圍?只是厲聲喝道:「且毋慌亂,不過些許徐州的遊騎,兒郎們,振奮起精神,隨本將衝!」
不想沒衝疾步,箭矢愈發亂下,如雨如蝗,登時身後便響起慘叫連連。
眼見甘寧這般愣頭青,李仁連連暗罵,卻不能真的眼睜睜地看著對方自尋死路,提著個圓盾上前繼續勸道:「若是遊騎,箭矢豈會如此的猛烈?且還有投石機呢!」
「甘將軍還是快撤了吧,若晚時,如果被徐州軍趁機突入城中,其罪大焉!」
甘寧猛一回頭,兩眼射出森寒殺機:「再敢多言,斬汝頭顱。」
說罷猛一挺腰,繼續奮勇衝陣,與徐州軍的陣地越來越近,同時也距離城門越來越遠,李仁落在他的後邊,嘶聲裂肺地叫著:「甘將軍,要關了啊!再不退來不及了!」
卻是西城門守軍見勢不妙,等不及李仁等部折回,已主動拉起了吊橋,吊橋一旦拉起,城門更會立刻關閉。
甘寧卻是渾不在意,只是盯視著前方,迎著細雨,破開疾風,不知覺已踏過百步之遙,心裡不斷喝道:「近了,近了!」
他猜的沒錯,王政不是神仙,沒有料敵先知的本領,不過他生性謹慎,自家之前既然用過聲東擊西的計策,自然也會防備楊弘來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何況他早就猜到守軍若要主動出擊,要麼是夜襲衝陣,要麼就是抄絕糧道,所以西城門的戰鬥一打響,王政當即傳令各門嚴加防備,故此甘寧等人才一露頭,即遭到了鋪天蓋地的矢石打擊。
但也只有矢石的打擊了。
區區兩萬多的人馬便能對壽春這樣的大城形成合圍之勢,結果必然是每一處的防線都不會厚重,便是嚴加防備也改變不了單一處的虛弱。
如若其他將卒有膽子敢與甘寧一起衝鋒的話,說不定一下就突破過去了。
可惜臨陣決戰,從來沒有如果之說。
甘寧本也是新投袁術不久,今夜所帶領的五百精銳更是奉楊弘之命,從諸軍中分別挑選出來,各有本部的偏裨將校領隊。此時陡遇敵情,各部紛亂,始終追隨在其身邊的,其實只有三四十個跟著他從益州至今的親軍營卒。
未及敵陣,譁剌剌對面迎出百十個騎兵,三個將官齊力將之圍住,兩下混戰一處。
地上泥濘,馬蹄交錯處,濺起大塊大塊的泥水。甘寧以一敵三,竟然絲毫不落下風,兀自有空回首大呼:「李仁!李仁!」
卻不知李仁早在之前便已勒馬不前,帶了其餘軍馬退回吊橋之前,此時更在不斷高聲大叫:「快開了城門!」
開玩笑,兵兇戰危,刀箭無眼,李仁自然不願陪甘寧共赴黃泉了!
反正勸也勸過了,李仁自問問心無愧,日後王政若真勝了,以往日彼此的交情,他投降過去起碼性命無虞,心念至此,面對甘寧的呼叫直接置若罔聞。
他裝沒聽見,身邊的一個屬官卻不識趣地提醒道:「校尉,甘將軍輕脫陷圍,呼俺等相救,若是不應,怕是回到城中,楊祭酒那邊也交代不過去啊?」
「甘興霸乃當世虎將,更是勇冠三軍,區區黃巾賊寇,烏合之眾,怎會
是他的對手?」
李仁瞪了那屬官一眼,冷聲哼道:「如今天黑雨驟,敵我難明,咱們貿然上去反而給甘將軍添亂了,再則若讓賊寇趁機奪了吊橋反而大事不妙,莫如結陣以待。」
城門都關上了,這吊橋丟失不丟失還有什麼要緊?
李仁這番話分明託辭,諸將自然心知肚明,不過甘寧自入袁術麾下,向來飛揚跋扈,平素與諸人不和,加之他一個新附之將更被委以重任,越發引得同僚嫉恨,李仁既然這般表態了,眾將遲疑片刻後,紛紛點頭,竟再無一人提出援助一事,數百人只管聚集城下橋內,觀戰不前,同時間齊聲喊門,以圖活命。
守城有守城之法,城門一關,要想再喊開,並且又是城外有敵就近之時,難上加難,李仁等喊叫多時,嗓子都啞了,口乾舌燥,只是沒人理會。後方猛然一聲暴喝炸響,彷如焦雷滾過,驚天動地:
「李仁!」
藉助城頭上才點起的火光,眾人順著聲音來的方向,齊齊轉首,卻見不遠處敵我雙方亂馬交戰,此時四面八方無數徐州軍卒勢如泉湧,齊齊匯聚,已將甘寧和幾十名親衛團團圍堵,水洩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