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江東一公,壽春一弘(第2/3頁)
章節報錯
“什麼?”
袁術愕然,轉顧顧雍,顧雍遲疑了片刻,點了點頭,畢竟近日坊間的確有此謠言。
袁術兀自不敢相信,再去看馮豐梁剛等人,卻見他們也頷首認可,不由勃然大怒,勐一拂袖,拍桉而起,直震得碗碟杯盞,叮叮噹噹響個不住。
安卓蘋果均可。】
“誰家賊子這等放肆?”
袁術聲調凌厲,居高臨下地俯視眾人,只把他們一個個地看了過去,眼中盡是森然殺意:“竟敢捏造這般誅心之言,欲憑之挑撥吾與楊弘君臣之情!”
眼見他這般盛怒,揚州這邊一時間面面相窺,頓時閉息凝神,沒有人敢發出一點聲音。
而徐州這邊喬綰等人同樣是大出意外,按照他們原本的想法,袁術縱然不至幡然作色,最少也會心有芥蒂,可如今看來...
袁術對楊弘竟然真是信重無比,毫無半點見疑?
王政更是微微垂下眼簾,隱藏起自己眼中不可抑制的震動和訝然,他也沒有想到袁術狂怒之下的第一反應竟是如此...
而且更是立刻便猜中了,“揚州一公,號令江東,壽春一弘,言出公從”的確是王政授意糜力散播出去的。
至於用意麼,也正是為了離間其和楊弘之間的關係。
在王政看來,閻象死後,楊弘便算是袁術的“范增”了,也成了自家大計的絆腳石,只是用將其暫時外調到合肥王政猶自無法心安,琢磨著一勞永逸讓此人永遠閉嘴才好。沒想到袁術近日雖對楊弘已生不滿,但卻從未曾有過猜忌...
不過事已至此,即便離間不成,也必須繼續下去了!
“挑撥也好,離間也罷。袁公,此事重點不在這裡。”卻見喬綰不驚不忙地岔開話題:“楊祭酒只見參戰之弊,未見參戰之利,更未見袁公如今已有累卵之勢,若是不奮發勇進,後果堪虞。”
“怎麼說?”袁術冷眼看她,沉聲問道。
“方才元嘆先生也說了,袁公治下揚州,少有天險,更無雄關,乃是難守之地,”
“如此難守之地,昔日的楚國便是前車之鑑,若要求存,焉能困守?戰則可存,避戰則亡!”喬綰口若懸河,引經據典:“請問袁公,堂下諸君,楚國最強盛時,乃何人在位?”
“縱合則楚王,橫成則秦帝。”顧雍道:“若論國力,應是楚懷王時期。”在位二十九的楚懷王正是流放屈原的那位,在其執政前期時,楚國實力達到巔峰,甚至有一統天下的氣象。
“不錯。”
喬綰頷首道:“然則楚國又興於何時,興與何人也?”不待眾人回答,已自問自答道:“乃是懷王之父,楚威王也。”
楚威王乃是公認的楚國中興之主,對於喬綰此言眾人皆無爭議。
喬綰道:“正是因威王中興,楚國國力方才盛極,及至懷王之時,方可發兵六十萬攻秦!”
公元前313年,秦國想要攻打齊國,但憂慮齊、楚兩國已經締結了合縱聯盟,於是便派張儀前往楚國遊說楚懷王。張儀商於之地六百里詐得懷王與齊國絕交,留下了縱橫捭闔的千古美名。
但其實這事還有後續,被其欺騙的楚懷王勃然大怒,哪肯善罷甘休?
當即傾全國之力,大舉攻秦,兵馬竟足有六十餘萬大軍!
“楚國一無巴蜀天府,二無鄭國水利,卻可早始皇八十年前便可發兵六十於萬,足見威王之能!”
喬綰擲地有聲地道:“此楚國興於威王,威王興於其戰!”
“不僅是戰,更是好戰,久戰,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方成就霸王之資也!”
粟支者,顧名思義,便是糧食充裕到足可以支援一個國家開展規模化戰爭十年左右,但在喬綰這裡,卻是說魏國在楚威王時期連年征戰,擊魏,伐齊、敗越,直至將楚國的疆土和國力同時達到了歷史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