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慷慨蕩寇勢(第2/3頁)
章節報錯
袁術此時酒酣意興,卻沒有想的太多。
在他眼裡孫策這個豎子可恨至極,自然是天字第一號賊寇了。
而王政和徐州軍固然有功,我袁術卻也同樣有大功啊!
若非吾在關鍵時刻做出決斷,冒著風險令成德駐紮軍隊兵馬悉起,奪下襄安,孫策哪裡有這麼容易授首?
這種決斷難道不康慨麼?
難道不顯得他袁公路大丈夫之氣魄嗎?
康慨蕩寇,可謂名副其實!
......
“行略兄,”陸績再次和李述於密室對談:“聽說昨日袁術夜宴群臣,更作劍舞,名《康慨蕩寇勢》?”
李述不由微微驚訝,他是校尉,昨日倒是有份在場,陸績卻是因為官職差了點,陸氏如今又有些落魄,卻是未奉其會:“你怎地這麼快便知道了?”
“吾自有訊息來源。”陸績正色道:“行略兄,咱們的機會來了!”
“什麼機會?”
“主公御令,命你我聯絡各路人馬,在三日內向袁術大表頌揚、歌贊之辭,文官可文可詩,武將則一邊上表,一邊在軍中推行《康慨蕩寇勢》,令士卒人皆習之...”陸績道:“這可是主公第一次對吾等主動下令,可見其對此事看重!”
“一旦辦的漂亮,不就是大好的盡忠立功了麼?”
“王州牧第一次下令,竟然是叫咱們去大拍袁術的馬屁?”李述愈發驚訝了:“此意何在?”
“主公乃當世英雄,志存高遠,他的用意吾怎會猜的出來?何況吾也不會妄自猜度。”
陸績澹澹地看了李述一眼,似笑非笑地道:“行略兄,須知主公乃是行伍出身,軍令如山,此時你我該關心的,難道不是如何做好此事麼?”
李述也是聰明人,立刻便反應過來,連連點頭:“不錯不錯,王州牧叫咱們去做什麼,咱們就去做便是。”
“如此甚好。”陸績道:“武將這邊你來聯絡,吾這邊再去說動沉況、召謙等人,讓他們去將城內的望族,儒生們也立刻動員起來。”
這段時間以來,為了堅定他的信念,王政授意王熊對他透露了一些如今徐州的內部情況,這讓陸績對王政的實力有了一個更清晰、更深刻地認識,尤其在想到這不過是對方兩三內白手起家的成果,陸績對王政不僅愈發敬佩有加,更堅信自家這次的選擇無比正確了。
儘管王熊前日還暗自派人傳話,說因隨事態的發展變化,早先王政告之他的行動計劃或許會有改變,然而不管如何,只要開始行動,勝利難道還會遠麼?
即便失敗,對此時的陸績來講風險也大大降低了不少。
因為早在數日前,王政就讓糜力安排人悄悄地把他的侄子陸議,還有部分陸家子弟悉數轉去了下邳。
或許王政的本意是加強對他的控制,但就陸績而言,這反而讓他更加無後顧之憂了。
以王政目前所透露的資訊,所表現出來的實力,無論是成是敗,起碼王政本人可以安然無恙的退回徐州,只要這樣,他陸績冒的風險反而越大,表的忠心越多自然越佳。
因為哪怕陸績真有什麼不測,以王政往日的行事風評,相信也不會虧待那些已抵達陸家的年輕子弟的。
尤其還有一個陸議!
陸績清楚自家侄子的能耐,只要王政這條徐州最粗的大腿稍稍照顧一二,他一定能把握住機會,帶領陸家迅速地在徐州恢復實力,不就之後再次成為一個真正的世家名門!
當然,那時候的標籤字首,可能就從吳郡變成了什麼下邳、彭城,抑或是琅琊罷了。
所以此時陸績的幹勁越發足了,見過李述不久,他就立刻奔波城內各處,先後拜訪了沉、召兩家。
文人要泡製出些歌功頌德的東西出來,簡直易如反掌,而這個時代的文人基本等同士族,有沉、召兩家帶頭之下,接下來的幾天,經過他們巧妙的引導,《康慨蕩寇勢》迅速成為了壽春城內文人士子間的話題重點,隨後不久開始向坊間巷陌的下層百姓波及,最終徹底蔓延全城,達到不論內城外城,何時何地,凡有人聚集之處,談論最多的話題無不是袁術的這一場劍舞,並及由此延伸開來的“武功卓著、氣頗康慨”等等。
於是幾乎是所有的人,或是受了引導,或是故意為之,他們都漸漸忘記了一件事情。
那個真正擊敗孫策的人...
那個真正徹底蕩平這場叛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