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2/3頁)
章節報錯
王熊是三階兵,論身手比起一般人自然強過不少,但與周泰這等未來名將比起來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且其未曾修習過什麼武藝,耳目不及更是正常。
而且王熊能坦白說出今日沒發現有人跟蹤,其實也是間接證明了他的猜測。
“看來咱們的楊祭酒近日手裡多了一支人馬啊。”王政手指有節奏地敲擊桉面,喃喃說道:“幼平,你是本地人,且說說如今壽春城裡,哪些部曲當得起身手不錯的評價?”
“若說精銳,自然無過州牧麾下天誅營也。”周泰道:“聽說那位從荊州新投過來的中郎將甘寧,手下幾百人馬也都當得起虎賁之士。”
“袁術麾下呢?”
“揚州軍的精銳如今大多都在汝南那邊駐守...”沉吟半晌,周泰道:“如今還在壽春城內,還當得起精銳之稱的,恐怕只有歸袁術直接統屬的親軍南營了。”
“親軍?”
王政還沒說話,一旁的王熊已是驚撥出聲:“你是說最近負責監視咱們的人馬,都是南軍的精銳?”說著,又望向王政:“將軍,這...”
王政知道王熊此時在想什麼,主公親軍何等重要,若無袁術首肯甚至支援,楊弘雖是袁術的謀主,也絕無調動的權利和可能。
一旁的喬綰似也想到了一塊,不由輕蹙黛眉:“不會吧,袁術前幾日不是才來探訪過你麼,態度殷勤,沒看出他有生出什麼猜忌啊。”
“面上未露猜忌,焉知內心如何?”王政卻是搖了搖頭,不敢大意:“焉知不是緩兵之計?”
“當然,袁術便是應允了楊弘調遣親軍的人來參與監視,也未必便說其對本將已起了猜忌,楊弘堅韌強硬,不肯輕言放棄,又是袁術的第一謀主,他一說話,身後的顧雍等人恐怕也會一一附和,群情之下,袁術應付不過,無奈之下默許也有可能。”
“楊弘此人,的確棘手。”喬綰秀眉凝視著王政,露出關切的神色:“所謂三人成虎,眾口鑠金,謠言尚可成真,何況你的確欲圖江東?”
“若是讓此人這般執著下去,加上他此時手裡有了兵權,我怕他現在還只是一邊堅持咱們,一邊嘗試說服袁術,一旦時間久了,拖延下去,會不會...”說到這裡,喬綰微咬絳唇,輕輕道:“來個擅自做主?”
至於是做什麼主,一旁的王熊、周泰都十分清楚,大抵應該就是先斬後奏了,不由都有些緊張起來,紛紛望向王政。
王政倒是神色自若,只是望向王熊問道:“吳勝和黃忠兩部如今到哪裡了?”
“稟將軍,已悄然進入合肥城內。”
“大善。”王政拍掌一笑,沉聲吩咐道:“傳我將令,命他們遮掩聲息,晝伏夜出,速向壽春進發,再令城內諸部外鬆內緊,做好時刻應變之準備。”
說到這裡,王政目光轉向懸在牆壁上的乘勝萬里伏,深深籲出一口長抑心內的澎湃戰意,心中想著:“最多七天...”
若無意外,七天之後,這座壽春城,這塊江東寶地便要易主了。
但同樣的,這七天也會成為王政自入壽春以來最難熬的七天了!
......
為減輕袁術與楊弘的疑慮,王政病後第四天,廬江傳來捷報,徐州軍再一次大敗孫賊,斬殺賊軍千餘,更擒住賊將程普!
程普的受擒,代表延綿數月的孫策叛亂終被平定,王政和袁術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廬江境內從此安靖。
訊息傳入壽春,袁術大喜,當天就要在王宮中舉辦宴席大肆慶功,王政以病體未愈不便出門為託辭,沒有出席。他不出席,其他徐州的將官自然更不會出席,平亂的主力功臣不出席,揚州軍自說自唱,自然也沒甚意義了。
袁術倒是沒有生氣,畢竟此時他心情大佳,更是勝利者的一方,勝利者都是寬容的,心情好也容易體諒別人,絲毫不以為意,更突發奇想...
既然王政不便出門,那把慶功宴置辦的地點改在了使館不就行了?更特意把時間往後推遲了幾日,用他的原話便是:“若無禦寇之助,則無廬江之寧,廬江不寧,本侯如何能夠安枕無憂?理當待其病好,一同大宴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