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幽燕酒徒(第2/4頁)
章節報錯
“王刺史,不可傷心過度,失去理智啊!”閻象一個虎撲,直接又攔住了王政,大聲叫道,“堂邑兵多城堅,若要攻取,需從長計議啊。”
“紀郡尉的大恨,不僅是你心痛萬分,吾揚州軍何人不是咬牙切齒,恨不生啖那燕人之肉!”
“從長計議?”王政一副拼命掙扎的模樣,卻似乎掙脫不開身前那如大山般巍然不動的閻象,直接轉過頭,瞪著閻象,痛叱道:
“閻先生,你等文人,不涉殺伐,怎知我輩軍人之間的情誼?”
“戰場之上,咱們身前生死看天,可背後呢?”王政瞪著閻象,似乎在對著他說,更似乎是在對全軍上下嘶吼著。
“背後為咱們防暗槍,防冷箭的,不久是咱們軍中的兄弟嗎!”
“伏義兄為吾袍澤,如今慘死。”此時的王政雙眼佈滿血絲,噴薄欲出的盡是悲痛和仇恨:“便讓那張飛多活一日,都是吾先負了袍澤之義!”
“還從長計議?”
說著,王政直接望向全軍,吼道:“伏義兄愛兵如子,素來待各位兄弟不薄,爾等說說,可願從長計議?”
“吾等一刻不願多等!”
“誓殺張賊!”
“為郡尉報仇!”
全場瞬間由萬軍偃伏變為怒氣填膺,人人嘶吼,聲音淒厲,響徹雲霄,一股肅殺之氣更立刻瀰漫全營,當此氛圍,勇者為之振奮,懦者為之氣壯。
“這...”閻象被他吼的有些分不出真假了快,只得立刻改變口氣:“那咱們今日立刻先部署好,明日便攻如何!”
“王刺史,仇固然得報,卻不可能輕率行事啊!”
好一會兒,在全場的注視中,王政似乎冷靜了下來,他再次轉身,走到紀靈的屍首前默立了一會兒,一言不發,躬身長揖,三次而罷。
“伏義兄,你且在天上看著罷。”
他冷冷地道。
.....
公元195年,東漢興平二年的五月底。
此時,距離曹操迎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建安元年,已很近了。
廣陵郡,堂邑城。
看著再次奔襲而至的敵軍,剛剛因大勝而親到此地慶功的廣陵太守趙昱在城牆上看的眼皮直抽,倒吸一口冷氣。
只見戟槍森立如林,車馬絡繹如川,人人面色冰冷,在有條不紊地佈置陣地。
最特別的是,在趙昱的眼裡,城下前後各軍連綿不絕,盡皆縞素,滿是白旗,一派森冷肅殺之氣。
連陽光似都被這幕肅殺哀壯的景象感染是冰冷,在這盛夏世界,照在人身之上,竟帶著透骨的寒意,給人鑽心的涼。
“甚矣,賊人死戰之心。”即便不通軍事,趙昱依舊第一時間生出這樣的嘆息。
當日他在廣陵城時,幾乎是一前一後得到了兩郡的捷報,更有趣的是,致勝的原因都是因為關羽、張飛兩位司馬在與袁術軍大將鬥將時將其斬於馬下,隨後一陣衝殺,斬首無數。
當然,美中不足的是相比關羽那一路袁術軍直接被打的潰不成軍,四散而逃,堂邑這邊的敵將,雖亦敗在張飛手中,卻被親衛死命救回,更導致堂邑兵臨城下的危局,只是暫時化解,敵人未退,終究還是有著隱憂。
但張飛在來信中曾信心十足的表示,吃了他那一記長矛,便是不當場身死,也絕活不過幾日,敵軍不久便會不攻自潰。
前一點,看如今三軍縞素的樣子,證明張翼德的自信的確沒問題,可後一點...
趙昱有扶額嘆息的衝動,主將身死,看樣子不但不曾讓袁軍士氣低迷,軍心崩潰,反而似乎有同仇敵愾,化為哀兵的樣子啊?
觀罷袁軍肅容,趙昱轉頭向城內看去,城牆上下,傳令兵騎馬飛奔,各色旗幟到處飛舞。充耳盡是各級軍官的指揮呼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