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哀兵(第1/3頁)
章節報錯
“咱們當初為何要再次造反?”
王政清朗的話語聲在全場響徹,迴盪。
“剛剛過上安慰日子還沒幾天,曹操為了攻打徐州,要咱們青州黃巾也奔赴戰場,為他賣命不說,竟還要咱們自備口糧!”王政道:“便是驅使牛馬,尚且還要喂點草料吧?”
“莫非我青州男兒, 竟連牛馬此等牲畜都不如嗎?”
“可嘆的是...”說到這裡,王政環視全場,臉上露出嘲諷似的笑容:“在那些上位者眼中,咱們這些人的命,可能還真不如牛馬之類啊。”
“也不止是今朝,自光武復漢以來,除了頭十幾年, 咱們的祖先過了幾年吃飽飯的好日子,後面的百多年裡,咱們,咱們的父輩,咱們父輩的父輩....有幾個吃過一日飽飯的?”
“他們似乎都忘了...”王政一字一頓地指戟指向地:“這地,是咱們在種的啊!”
“天下間豈有這樣的道理?”
“咱們春耕秋收,忙碌一年,最後反連填飽肚皮都做不到?”
“既然這些上位者,肉食者,視吾等如草芥,不把咱們當人看...”王政劍眉一揚,提高了音調臉上露出凜然的殺意:“那咱們就讓他們連人都別做了!”
“咱們被逼造反,不就是因為曹操要取徐州嗎,那好,咱們來取下這塊地盤!”
“一旦趕走劉備,這偌大的土地,一旦全都屬於我天軍...”
旭日東昇,站在鮮血淋漓和槍戟如林之間, 王政奮發昂揚,轉回話題的開始, 他道:“便如政昔日所言,儘可在此建立地上天國!”
“創立一個人人平等,人人吃飽穿暖,人人有田有屋的地上天國!”
他再次閉上眼,深呼吸,展開懷抱:“你們聞到了麼?這塊養我們、育我們、我們的祖先、先人生存、繁衍至今的土地,真香啊。”
這一刻,王政真的動了感情,說話都有些混亂起來,千言萬語,一時凝噎,竟化為一句。
朝陽的晨曦下,映亮了他的臉,也映亮了每個天軍的臉,彷彿每個人的臉上都有了神采,眼裡都有了光。
他輕聲、低聲,卻堅定不移地道:“土地,只該屬於種地的人!”
此時全場一片沉默,靜至落針可聞,士卒們本身沒太多的文化, 甚至對大漢這個時代而言,很多後世所謂的觀念,比如國家,民族,這類,其實在這時都很是模糊寬泛。
這個時代的人,尤其是那些目不識丁的草芥,底層,可能永遠在乎的只有自己,家人,最多涉及地無非宗族了。
王政以樸素的話語講出這些,恰恰是他們最關心的,也最能理解的,因為他們切身體會過,所以他們完全聽懂了這些話。
許多戰場上悍勇無謂的猛卒,此時眼中蘊含了淚水,其中很多人包括一些傷卒都紛紛掙扎著想伸手取一把地上的泥土。
他們要學著王政,放在鼻子上嗅聞。
聞一聞土地的芬芳,並永遠記住這個味道!
系統可以讓兵卒便是畏死亦不會逃,賞罰嚴明可以讓兵卒輕死,敢死,
但唯有教之以道,正之以名,才能讓兵卒發自肺腑地願死,樂死。
.....
巡查完傷兵營後,王政再次回到中軍時,都伯以上的軍官等候多時。臨時召開的這個軍議,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議題,目標既然已經定下,剩下的無非補充細節、料敵算己。
雖遭遇了一場伏擊,卻省略了原本計劃中極難啃的登山一戰,更提前向堂邑進迫,軍中攜帶的糧草,已足夠支援到與紀靈會師,但如果後路真的被下邳的劉備軍截斷的話,不僅退路沒了,後續的輜重補充亦直接中斷,所謂居安思危,王政現在已經開始在思考如果堂邑久攻不下,糧食不濟,如何處之。
雖然剛剛一大段煽情鼓舞軍心,堅定自家兵卒攻取廣陵,趕走劉備的戰心,可在王政心裡,地盤隨時可得,自家的軍隊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這等既入系統,又久經沙場的老卒。
所以,重點不僅僅是攻下堂邑,更關鍵是如何在減少傷亡的情況下攻取。
堂邑如今人馬的數量,王政大概已能估出,五六千人左右,至於前番親自交手,無論是廣陵軍,還是劉備帶來的平原軍,戰鬥力不說一清二楚,此時心裡已是有點數了。
有點難搞啊。
尤其是一方攻城,一方守城的時候。
......
隨後的路程非常順利,唯一的問題是下午開始,天軍哨騎便發現了徘徊在遠處窺探的另一隻探馬,應該便是廣陵軍派來的哨探。
一路上,這幾個敵人十分狡猾,一點兒不靠近,只跟在十幾裡外,王政派了幾次人,甚至設了兩次伏,他們不是避而不戰,就是繞道潛行,一見風吹草動,就立刻逃之夭夭。
他們本皆廣陵軍精銳,人數少、攜帶馬匹又多,運動起來機動靈活;平原上也沒甚麼可供隱蔽的設伏良地,王政最後也懶得理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