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天命(第1/3頁)
章節報錯
聽到這話,周瑜先是一怔,卻沒有立刻詢問周尚此言何意,反而陷入了思忖之中,臉上更露出了與其年紀全不相符的沉靜。
而周尚看到自家侄兒此時目光變得如江海一般深邃,也是反應過來,周瑜這是正在回憶當日的情形,不由微微點了點頭。
周尚明白,這並非代表周瑜對他這個叔父有何懷疑,而是突然聽到這樣神秘莫測的事情,又同時牽扯到周尚和孫策兩個至親之交,干係重大之下,周瑜這等有主見,有明慧的人物,卻是必然會先去進行一番長考的。
一時間書房內靜至落針可聞。
好一會兒,周瑜方才再度開口,他望著周尚,沉聲道:“瑜當日太過欣喜,卻是一時疏忽了,如今思來,叔父的言行舉止的確有些與往日不同的異樣。”
“叔父,以瑜看來,伯符如今卻是成熟穩重許多,相比當年那個還略顯稚嫩衝動的少年,已算有天壤之別,風采更甚往昔,怎地叔父話話,卻是認為伯符有何不妥?”
“豈止是不妥...”
周尚長長吁出一口濁氣,嘆道:“當年吾術法雖是未成,卻也自問看人眼力並不算差,彼時孫策,未及弱冠,已可窺見未來成就不可限量。”
“觀其皮相,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乃是官爵祿升的富貴之相,骨相又是髮際豐隆,雙角聳起,證明其人性格英豪,甚有器量,且孫策年紀雖輕,言行舉止大有威勢,卻能教人懾服和甘於為他賣命,此等潛龍,叔父自然樂見瑜兒你與之結交為友,甚至關係越是親近,便越於我周氏有所助益。”
“誰知那日我以“望氣術”一番探查,瑜兒,你可知道吾在孫策身上看到了什麼?”
周瑜心中一凜,道:“叔父看到了什麼?”
周尚道:“孫策周身赤氣纏繞,隱隱聚成虎相!”
赤氣?虎相?
周瑜雙目閃動銳利的精芒,思索著道:“瑜曾聽聞,五行之中主殺伐的西金位的代表便是白虎,伯符本就是軍中大將,有此氣象,亦算正常,且虎為山君,乃百獸之王也,叔父,瑜雖不通黃老之術,可按常理論,伯符有白虎相怎麼也不算是壞事吧?怎地叔父會...”
話音未落,便被周尚直接出言截斷:“有赤虎相自然是吉非兇,可若是一條病虎呢?”
周瑜聞言心神俱震,往周尚望去,卻見他繼續說道:“第一眼見赤虎時吾雖略有失落,卻還是喜大於憂,結果卻發現那頭白虎似乎精神萎靡,氣態懨懨,登時大驚,立刻仔細檢視。”
“一番細看之下,卻發現赤虎的額頭位置竟有凹陷之狀,且在吾的凝視中,更發現形成虎頭的赤氣其實已經呈現出紊亂不穩之像,不僅赤氣不斷外洩,四周散亂,甚至...”
說到這裡,周尚望著周瑜一字一頓地道:“這條赤虎的周遭更有灰黑之氣憑空生出,向著赤虎在緩緩滲透!”
什麼?!
哪怕周瑜不通半點道術,聽到灰黑之氣時也不由大驚失色,下意識便知道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立刻便問道:“叔父,這灰黑之氣代表了什麼?”
“瑜兒你不是已猜到了麼?”周尚淡淡地看了周瑜一眼,道:“還能代表什麼?”
“灰者凶氣也,黑者死氣也,孫策的白虎相不僅不穩,竟還被凶死之氣滲透,嘿,孫策短期內必有一場生死大劫,凶多吉少!”
“這...”周瑜登時心急如焚,剛想問問周尚可有什麼解救之法,卻聽周尚又面露不屑地道:“這豎子死期將至渾然不知不說,竟還野心勃勃,急功近利!”
“那日他來壽春見你時,說什麼袁術昏庸無能,話裡化外,吾已聽出其有自立之心,嘿,大丈夫不甘人下,志向高遠這倒也無可指摘,只不過天數有定,吾在孫策的身上,可沒看到半分王者之氣!”
“既如此,便是如他所言,佔據江東之後,趁北方群雄紛爭之際,再去奪下荊襄之地,進可力圖中原問鼎,退可割據半壁稱王,這戰略的確是沒問題,不過若無意外,恐怕也是為他人做嫁!”
若是王政在此,聽到周尚這話必然打心底佩服起來,畢竟他這後世穿越者可是知道原本的歷史上,孫策的確是打下了江山,卻讓弟弟孫權坐享其成了。
關鍵是孫權稱帝后也只追諡了老爹孫堅為武烈皇帝,對於真正的東吳奠基人孫策,卻是隻給了個“長沙桓王”。
周尚不知道來龍去脈,可聰明如周瑜,此時卻已從他的話中隱約推測出了真相。
赤虎相額頭有凹陷之狀?
這是不是孫策在開陽和王政一戰時所中的那一擊重拳所導致的?
凶死之氣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