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夏侯元讓(第1/3頁)
章節報錯
時間尚早,王政領頭策馬,眾人尾隨身後,繼續在遼闊的平原上馳騁,朝前方一個大湖奔去。
一時群馬奔嘶,人聲歡笑,響徹原本平靜安逸的湖岸原野。
到了一處可俯瞰整個大湖的山丘上,王政勒馬停駐,凝望野趣盎然的春景,便見墨翠蔥蒼,層次分明,猶若畫卷一般,直令人胸中一闊。
一時間他雄心萬丈,朗聲笑道:“豫州不愧九州之中,當真沃原千里,物產富饒...”又指著遠處地平線處橫亙的縣邑道:“祿者,福氣、福運也,宜祿...哈哈,此城之名,實相宜也,難怪奉孝盛讚此城,言若能將其寧平、項線一併拿下,必可為我之西面屏障!”
“諸位且看,這塊平原處在兩山之間,左右山勢連綿,北臨陳留,南顧汝南,又有幾條河流橫貫整個平原,土地肥沃,足可自養自足。”
“這宜祿城的確太小,只待拿下另外良城,便按奉孝所言,在三者之間擇地建城,另外左右築造軍鎮,以為壁壘。便可形成易守難攻之勢,一旦委以大將精兵鎮守,便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州牧所言甚是。”一旁的高覽連連頷首:“曹軍若取汝南,所經之道無非三者,潁川郡的舞陽、偃城、新汲爾。”
“我軍若守,只需在此山附近佈下哨騎,前二路可俯瞰而獲,後者更是繞不開山的西麓,必逃不過咱們的耳目,若攻,隨時可北上陳留,只需精騎數千,出其不意,便是頃刻間席捲全郡亦非難事。”
王政點了點頭,笑道:“現在沛國還不再咱們的手上,目前說反攻陳留,尚且言之過早,不過咱們如今既已到了汝南,只需提前佔得地利,夏侯惇若是率軍進犯陳國,卻也不是那麼容易了!”
“但是這一次曹孟德若是拿不下豫州,以後便更難有機會!”
他環目四顧,笑道:“只待咱們在此地佈下堅城,再拿下沛國,便可兩州通路,整個徐州便是寧平三城的堅實後盾,便是曹操雄兵十萬,也不能輕易擊破我軍縱深防禦,甚至本將若是有意,直接讓一大將在此堅守,然後匯聚六郡之地,陷其陳留一處,取之豈不如探囊取物一般?”
雅文吧
笑聲中盡顯自信豪邁,不僅嫡系眾人,連高覽這新附者亦為之心折。
早在初戰之前,高覽已知道了王政其人,甚至不僅是這個名字和相關事蹟,連其的容貌,亦被埋伏在徐州的暗探繪成畫像,讓袁譚這邊的人不知看了幾遍。
當時不少人還大為詫異,豎子相貌普通,望之不似人君啊!
怎得能叨天之幸,建立這般功業?
直到見到真人時,高覽才真正明白了。
在高覽看來,畫師並無刻意摸黑王政,只是真人畢竟不同畫像,尤其神韻氣度更是無法盡顯。
王政的相貌的確普通,兩唇頗厚,鼻骨稍寬,導致外觀和英俊毫無干係,可是一雙飛揚的劍眉,配上有如刀削的面部,卻表現出一種堅毅不拔,果斷剛強的性格。
不知是否因身居高位日久,長期隱瞞心事,喜怒不形於色的緣故,大多時候的少年面容平靜時,眼眸便如一泓深不見底的水潭,予人深邃莫測、晦明難辯的感覺。
而若偶爾動念動注視他人,卻又厲芒爍閃,莫說高覽,便是徐州內的所有重臣,人人都覺心中發毛,悚然而驚。
尤其是到了如今的建安元年,王政已是及冠,身量徹底長成,愈發高大威勐,肩膀寬厚,手足粗長,行動間真有龍虎之姿,如嶽臨淵,舉手投足,莫不帶著威凌天下的氣度。
這樣的人物,袁譚是肯定比不過的。
至於袁本初...
高覽心情有些複雜,他目前也不知道。
他入神之時,王政卻是愈發意氣風發,康慨激烈,顧盼左右,大笑問道:“諸位,當日趙縣軍營之中,可會想到咱們擁有今日麼?”
眾人轟然應諾:“末將等昔日只求兩餐飽腹,苟全亂世,實不料居然也有步履廟堂,坐擁萬軍之幸!”
“此皆黃天之昭,將軍之能也。”
“太謙遜也。”王政居高凌下,睥睨山川,正色道:“若無諸位效死,士卒用命,黃天再是卷顧,本將再是有能,也難有今日!”
“只要咱們繼續精誠團結,萬眾一心,來日之風物,必然更是不可限量!”
“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恆持此意成永志,百戰問鼎開太平!”
包括高覽在內,諸將心動神馳,無不熱血沸騰,抽出刀劍,敲打胸前的鎧甲,齊聲叫道:“恆持此意成永志,百戰問鼎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