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策馬豫州(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幾年來,他兩敗曹***退袁譚,更是打的劉備倉皇逃離,孔融身死國滅,天軍兵鋒所指之處,從來所向披靡,在這樣的聲威之下,當聽到這位當世最年輕的徐州牧親自領軍兵進豫州時,不知多少人悚然而驚,心中畏懼。
宜祿城的攻城戰雖是前日開始的,其實當城內收到了遠處有大批人馬出現時...
當他們知道的敵人是那支百戰百勝的虎賁天軍時...
人心已先一步失守了!
鬥志已先一步潰散了!
這個過程讓王政意外之餘,不免有些意興闌珊。
他喜歡征服的感覺,攻佔一處敵人的城池正是最為徹底的征服,尤其破城之後,以勝利者的身份來接替前任各項管理城池、百姓的工作,那種高高在上,頤指氣使的感覺...
當真令人迷醉!
所謂的逐鹿天下,說白了,爭的不就是那些分佈在廣闊神州大地上的無數城池嗎?
在爭逐它們的過程中,要先邁過平原,山川,河流,周遭的村寨,最後再將寬闊的城壕和高大堅實的城牆逐一撕碎之後,才可以獲得藏在這些城池中的那些權柄、財富。
這時代的所有風雲,就是在一個個這樣的據點內外,以破城與守城為目標而展開。城市的儲存或陷落,標誌國家的運勢和成敗。
如果將至高無上的權柄比作一位絕代佳人,那麼這些城池便是那些層層包裹在外的衣衫、裙襬。
只有先將這些礙事的物件逐一撕開,脫落,才可以窺見那副動人至極的美好胴體!
這世上又有哪個男人會不喜歡給女人脫衣服這件事呢?
只是隨著攻下的名城大邑越來越多,如臨淄、下邳、奉高等皆一一歸附之後,對於一般的城池,尤其是宜祿城這樣的縣邑,王政已開始提不起什麼興致了。
畢竟脫的“衣服”多了,並非重點位置的遮掩物,自然便難以掀起波瀾了。
故此,他把接管城池、整編降軍、安撫百姓的工作全部扔給了郭嘉,隨後今天一大早起來,就帶了高覽及諸將出城騎馬,美其名曰“踏青”。順便也好勘探一下週邊的地形,為下一步的行動打下基礎。
......
一望無際的平原上,眾人策騎飛馳,直到來到一處溪流附近,帶頭的王政方才勒馬站定。
不久之後,其他人也紛紛趕了上來。
“郭先生真乃奇才也。”
嗅著青草傳來的香氣,高覽忍不住嘖嘖稱讚:“此地周遭得大小河流灌既,水源充沛,不僅土壤肥沃,牧草更是茂盛,於民事兵事皆有大抵,確是一處寶地。”
“得翼遠之力...”聽到這話,正環目無邊無際草浪的王政轉首側目,揚起馬鞭遙遙指他,欣然笑道:“這處寶地以後是咱們的了!”
“此戰上賴州牧英武,下靠兵卒用命,末將豈敢居功...”
先是自謙了會,高覽又掃向王政胯下戰騎,忍不住露出豔羨之色:“如果末將沒有看錯的話,州牧所乘當為關外西域的名駒?”
在尚武的兩漢,一匹好馬和一柄利器幾乎對所有階層的人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其所代表的亦不只是財富,更是象徵著權勢。
畢竟任何一個時代,既有價值又具有稀缺性的物品,永遠只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
而在高覽這種征戰沙場的武將來說,一匹好的坐騎重要性甚至超過了一柄好的武器!
因為它不僅代表了更好的戰鬥能力,還代表了機動力和安全,畢竟遇到危險時,速度更快便會有更好的逃生機會。
當年董卓能讓呂布背刺義父丁原,不就是因董卓送了一匹赤兔給他嗎?
而原本的歷史上,呂布死後,赤兔馬落入勝利者曹操的手中,曹操將它轉贈給關羽,不一樣也是為了拉攏這位萬人敵的大將麼?
隨後關羽不忘桃園之義,離了曹操不說,甚至掛印封金,以示高節,可為什麼其他都還了,赤兔馬卻偏偏留下來了,二話不說就佔為己有?
這也是曹操送的啊!
由此也可見,一匹好馬在武將心目中的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