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一拳之仇(第1/3頁)
章節報錯
王政親自將李仁引進大堂,隨後一番攀談,便令人先帶其回使館休息。
待李仁的身影徹底消失後,王政的目光重新落在一旁的紅木桉几上,那裡一封袁術親筆的信箋正安靜地臥著。
或許是聽聞了王政對紙質的喜好,為了投其所好,袁術這封信箋用的也不再是竹簡,且只能說世家出身就是不同,相比而言,這封信箋不同於徐州目前通行的“蔡侯紙”那般粗糙,無論紙的白度、吸墨性乃至平滑度,都已算的難得的精緻了。
王政又從頭到尾逐字逐句地細讀了第二遍,旋即沉吟不語,神色有些古怪。
這封信和李仁口中所言的大抵其實是一個意思,卻又不是他開始和郭嘉所猜測的那樣徵詢自家的立場和態度,反而甚為簡單明瞭,開門見山。
便是借兵。
至於借兵的原因,便是歷史越來越面目全非了!
雖然袁術依舊還有著稱帝的意圖,更透過一些逾制的行為向著群臣乃至諸侯暗示這一點,但因為他並沒有原本歷史上那般輕易地佔得徐州兩郡之地,加上目前王政這位鄰居所表現出來的實力和威脅遠勝同期的呂布,反而讓袁術這一次沒那麼自信慢慢,膨脹自大了。
在準備安排使者接觸王政之前,袁術還特地遣人前往會稽,想要再次先籠絡一下自家的頭號大將孫策,順便溝通一下這件大事。
結果...
待使者將袁術心中的盤算和盤托出後,孫策的表現卻令所有人驚掉下巴。
他不僅當場將使者逐走,將派袁術所派的丹陽太守等官吏悉數趕走來宣告自家的徹底獨立,更悍然進行了主動進攻!
便在不久之前,廬江地區的襄安、臨湖突然遭到了孫策軍的攻擊。
襄安的守將促不及備之下,竟連三日不到便被孫策軍奪城佔邑,後面的臨湖城勉強好些,只是縣邑旁的村縣卻也因之損失慘重。
訊息傳到壽春時,不僅袁術駭然失色,文武百官更是無不悚然!
因為臨湖若是一旦失守,明顯孫策軍接下來的目標便會是臨湖西面的舒縣,要知兩地距離不遠,相隔不過兩百餘里,且舒縣論防禦程度還不如臨湖,但是重要性反而更甚!
因為舒縣所處的位置極為關鍵,不僅交通便利,無論陸路水路皆是是廬江前往九江的必經之道不說,北面便是合肥、承德以及...
壽春!
這還得了?
袁術甚至來不及痛罵孫策忘恩負義,當即便火速下令調遣兵馬水陸並進,馳援臨湖。
奈何去年的徐州一役已令他元氣大損,手下的精兵悍將本就折損不輕,隨後又在收到豫州黃巾的訊息後,因為擔心曹操攻佔汝南將自家的豫州勢力徹底掃清,又心急火燎地將剩餘兵力又投入到了汝南北面的屯防上了。
無奈之下,他只能將年初剛招募的新卒選出大半組成了五千人馬草草裝備起來,由李仁領軍前往應戰孫策。
將是敗軍之將,兵是新兵蛋子,這樣的戰鬥力、鬥志自然是高不到哪裡去了,自然不可能是剛被江東戰火淬鍊過的孫策軍對手,一場發生在長江岸邊的水陸大戰,竟是持續不到七日,就像是它突如其來的發生一樣,又突然地結束了。
而結果...
便是揚州軍近乎是全軍覆沒,只有守將李仁帶了幾百的殘兵敗將倉皇逃回了壽春,連臨湖都不敢呆了。
當看到灰頭土臉的李仁跑回來時,袁術連活剮了他的心都有,也實在是眼下手下將領本就不多,又正值用人之際,方才強自按捺住了殺意。
畢竟目前最重要的,還是應對孫策這個反骨仔啊!
可到底如何應對,袁術卻是一籌莫展。
他甚至完全想不明白,孫策為何會反應這般激烈?
說白了,這一切都是因為徐州一役帶來的後續影響。
因為王政的出現,讓袁術乃至袁術麾下的大將,軍隊的表現,比原本歷史上更為不堪,讓孫策提前便看清楚了袁術和其集團的色厲內茬...
原來揚州軍內除了我孫伯符之外,是真的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