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政率軍出發的前三日。

冀州軍攻城第二十五日。

奉高城的南面城牆出現了大面積的轟塌,袁譚欣喜若狂,全軍亦是士氣大振,不僅攻勢愈發猛烈起來,之前囤積了一批巨石亦是悉數派上用場,繼續對著南面城牆窮追猛打,不斷錘擊。

這期間, 昌豨倒也不是沒想過主動出擊,將袁軍對奉高的最大威脅先行摧毀,只可惜因為冀州軍的嚴加保護,加上奉高這邊並沒有天誅營的駐紮,反而折損了一批騎兵。

昌豨大為心疼之下,卻是再也不敢冒進了, 甚至本已準備安排人手突圍前往下邳求援了。

畢竟此時雖然只有一面城牆出現了嚴重的防禦漏洞, 並不代表奉高城立刻便守不住了,可去下邳的路途並不算近啊,真到事不可為的時候,可就來不及了。

而到了第二日,一陣驚天的巨響聲中,奉高的南面城牆終於支撐不住了,在哀鳴中灑落了大量被夯實的泥土和磚石,隨即徹底塌陷了!

歡呼聲和殺喊聲中,無數冀州軍從坍塌的城牆處源源不斷地衝了進去。

不過昌豨和天軍亦是早有準備,畢竟這不是毫無防備的地震所導致的突然震跨,明眼人都看的出來南城強早晚堅持不住,昌豨在昨天開始便加緊了佈置。在城牆坍塌的那一刻,大批天軍士兵亦同時毫無畏懼地迎了上去。

便在崩塌缺口處,兩支軍隊直接照面!

這便預示著,這一場攻防戰進入到了最為殘酷血性的階段了。

近身肉搏!

白刃戰!

這幾天時間,昌豨徵發城內的百姓, 已經在缺口裡面臨時又搶修出了一個類似甕城的地形,並且同樣準備了類似刀車的武器。大小、用途都相仿。

看到城牆被震塌, 冀州士兵滿心歡喜的往缺口裡衝,完全沒料到一頭撞進這樣的地形。

甕城之上的, 上面有三面安置了八十名步弓手,下面還有刀車以及全副武裝的重灌步兵。在這種立體打擊之下,突進來的冀州士兵立即吃了個大虧,頃刻間丟下了上百具屍體退了回去。

不過在袁譚看來,這缺口的後面哪怕是龍潭虎穴,也比直接冒著敵人的箭雨流矢登上城頭來的容易。

所以便是知道守將已經在後面做好了準備,將這裡當成了一個絞肉場,袁譚依舊命令了袁軍向缺口處發起了衝鋒。

雖然幾次沒有直接建功,卻也將戰線不斷推前,給與了袁軍更大的騰挪空間,便在不久之中,在郭圖的建言下,他們終於將攻城所用的衝車直接推進到了城下。

缺口後面的甕城畢竟是臨時修建的,相比奉高的幾面城牆,堅固程度自然遠遠不如,按郭圖的想法,只要先將缺口處的甕城打破, 那守軍的地利再次削減, 要徹底堵死這裡便更難了。

就算不能, 用它來撞開敵人的刀車也是可行的, 總比讓士兵用血肉之軀直面划算一些。

畢竟之前填塞護城河時,驅使而來的百姓已消耗地差不多了,如今在城下奮戰的可基本都是冀州軍裡的老卒,雖說慈不掌兵,可憑白這邊犧牲未免也太虧了。

隨著第二批冀州士兵的加入,這一次袁譚的麾下大將,河北四庭柱之一高覽,也親自上陣,帶著新力軍在城牆的缺口處和天軍展開了更加血腥的廝殺。

因為有著地形的優勢,在甕城上弓手的配合下,直到目前,天軍佔據的優勢並不比城牆小。

甚至,由於冀州軍的土山緣故,在城牆後面計程車兵反倒比城牆上更加安全一些。如此僅僅一天時間,就讓冀州軍死傷近千人!

最激烈的時候,城牆缺口附近都被兩邊士兵的屍體塞滿了。

意識到昌豨的準備遠比想象的更充分,袁譚和郭圖相顧無言,一邊心中懊悔之前小瞧了這個賊頭,卻也不得不迎著頭皮繼續攻擊。

除了投石機不斷投擲著巨石,冀州軍的大軍也在輪番衝擊城頭和缺口,在這種不計代價的瘋狂攻擊下,每日交戰完後,看到部下統計到的傷亡數字時,昌豨亦是麵皮一直抽動。

不僅是天軍,原本的奉高守軍,這幾日下來,連他的嫡系部隊傷亡也是十分慘重吶。

更麻煩的是,由於打到現在,援軍遲遲不見蹤影,昌豨已發現了,軍隊計程車氣相比守城開始時亦是低落了許多,畢竟他是知道王政攻略北海的作戰計劃的,普通計程車卒卻未必清楚,很多人會以為王政是主動放棄了他們。

不過不管是“無力救援”還是“無心救援”,本質上其實沒什麼區別。

這麼打下去,所有人清楚,若是袁譚當真狠下心腸,就是這麼不計代價地猛攻下去,恐怕最多再有半月,奉高城的外城便要徹底失守!

奉高可不是彭城那等雄關,一旦外城陷落,想要靠內城和敵人繼續僵持,或者在巷陌繼續纏鬥,基本是不可能堅持多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