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可往矣(第2/4頁)
章節報錯
“勝負自有天定,敗寇未必無能。”他正色道:“當年在廣縣時,臨淄郡尉率大軍來犯,徐和欲勸本將主動撤離,本將雖沒應允,不過其當日所言,本將倒是記憶猶新,更覺頗有道理。”
說著,環視眾人,王政朗聲道:“兵法有云,敵勢全勝,我不能戰,則無非三者:必降;必和;必走。”
“降則全敗,和則半敗,走則未敗。未敗者,勝之轉機也。”
“這便是走為上計的真諦。”
“所以...”顧盼左右,王政道:“若是明知不敵,與其死戰到底,戰略性的撤離,儲存實力,留待後圖,其實是極為正確的選擇。”
“將軍既覺得劉備會尋機突圍。”于禁開口問道:“可猜出對方會選擇哪一路?咱們也好提前佈置,萬萬不可放走此人!”
“本將猜不出。”王政搖了搖頭:“不過劉備自然不會選擇從正面突圍,剩下的要麼東北面,要麼西北面,要麼便是東南面了。”
“那,咱們分散兵力,準備堵截?”
哪裡還能繼續分兵啊,王政擺手道:“再次分兵,便是堵截到了,又如何攔得住劉備突圍時的兵鋒,要知狗逼急了會跳牆,兔子逼急了會咬人,何況劉備軍的三頭老虎?”
從一開始,王政想的只是一戰而定徐州,卻沒有妄圖一舉滅劉備。
開玩笑,老劉家兩漢幾百年來,後人何止千萬,可也就在劉備身上,能看到他老祖宗劉邦的韌性和光棍氣,這類人最可怕的地方便是越挫越勇,若能拔除自然是越早越好。
但另一方面,在沒有一擊必殺的把握前,可為敵,卻不可結死仇!
他和劉備目前還停留在利益上的衝突,劉備丟了徐州,先考慮的絕對不是報仇,而是趕緊找個容身之地慢慢發育,恢復元氣,再圖雪恨。
可要是把他逼急了,比如這時候讓關羽、張飛,乃至其他劉備的親信殺了,那就是逼著劉大耳再不會去管什麼“終不為下”的宏圖壯志了,只會紅了眼選擇和他死磕了。
現在不是和劉備決戰的時刻,這般思忖著,王政淡淡道:“劉備若要突圍,能攔則攔,不能攔則放。”
“將軍不可啊。”于禁聞言大急,難免道:“縱虎歸山,後患無窮啊!”
“文則,咱們的敵人不止劉備一個!”王政搖了搖頭:“誅殺劉備的代價會很大,這般做了,這一面倒是沒了後患,可眼前呢?”
他嘆道:“著眼未來,也要先儲存當下啊,今日都過不去了,又談何明朝?”
“這...”于禁看了看身邊,見眾人亦是滿臉疑惑,目光落在潘璋身上,示意他也去出言勸誡,卻見潘璋搖了搖頭。
不可放走劉備!
于禁想著,自家的話分量還是不重,得找個說話有用的!
對了!于禁眼前一亮,讓徐方那小子來勸將軍打消放走劉備的念頭!
正這般想著,于禁顧盼左右,卻發現沒有看到徐方的身影,又是一怔,徐方沒一起來?
發現這個事實後,于禁呆了片刻,腦中突然靈光一閃,徐方莫是早看出來了什麼?
難道從一開始,將軍讓吳勝去聚攏袁軍攻下相,所打的主意,便不是為了取下邳,或者說主要不是為此城?
是想著逼劉備主動撤軍?主動放棄徐州?
而這時,見堂內一時間人人靜默,落針可聞,王政倒是不以為意,輕泯了口茶湯,不經意地看了眼懸掛牆壁上的地圖。
他此時也在思考,劉備會走哪一路突圍呢?
雖有了放走對方的絕悟,但萬一有機會必殺呢?
再說,就算給對方跑了,也不可讓他太過輕鬆的全身而退啊!
.....
暮色深沉,夜色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