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戰意昂然的于禁悚然一驚之下,更立刻陷入了長考。

按照王政的命令,本是令于禁出兵西南方向,攻克東海郡剩餘襄賁、南陵,承縣諸城,徹底打通琅琊郡和彭城國的通路,原本並沒有讓他這一路人馬也參與對劉備軍的圍剿中的打算。

但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之前袁軍若是還和劉備軍處於相持階段,甚至只要是小敗,袁軍未傷元氣之下,無論是王政還是于禁,都覺得憑天軍主力加上徐方的彭城兵馬,匯合袁軍去打劉備,勝算都不算小。

可如今袁軍都潰不成軍了,便是等於劉備軍和天軍擺開車馬,一對一了。

那在於禁看來,自家這一路也應該奔赴下邳,給與支援,增加將軍這邊的籌碼和勝算。

可問題是...將軍的將令沒到啊。

于禁清楚,若按王政的心性,以及他對劉備的重視程度,形勢變幻之下,東海郡剩餘諸城的重要性遠不如在下邳既敗劉備重要,這個將令必然是會發出的,只是這一來一回需要時日,有可能便會貽誤戰機!

那麼...到底是接到將令後再出發?

還是自家現在就當機立斷?

後者無疑是更正確的選擇,但卻有著不遵將令的責任,這般自作主張更有可能讓王政心中不喜,破壞了自家在其心中的印象啊。0m

如果是吳勝,徐方,或許就不會有這等顧慮了吧?

冰涼的冷風中,于禁不自覺地握住了腰畔的長劍,沉默了很久。

最後,他還是咬牙做出了決斷。

拔取襄賁之後,南陵,承縣,暫時卻不管了。

立刻大軍南下,向著下邳進發!

去和將軍主力匯合!

隨後,便是晝伏夜出,人銜枚,馬摘鈴,所有人摸黑向西而行,逢有河溪,無聲趟過,逢有山巒,提前繞去。又有先行的二三百人,專門清理道路上的土石、樹木,標註溝塹,是以即便特意掩藏行跡,開陽軍的行軍速度亦是甚快。

到今夜,終於抵達了襄賁城下。

倚馬遠望,見不遠處原野莽莽,城郭巍峨,于禁果斷命令:“大軍休整一個時辰,掩埋聲息前進十里,兩個事成後,攻城!”

他抽出長劍,瞋目喝到:“日出之時,本將要見到城頭陷落,城門大開!”

“通傳全軍,明日午食,必須在城中安坐著吃!”

“喏!”

如果說神兵天降真的存在,就是于禁出現在襄賁城下的樣子。

襄賁城內所有人,包括縣君董哲,其實都有考慮過黃巾賊寇趁機偷襲的原因。

畢竟敵人取下開陽、彭城後,下一個目標自然便是東海,之前的按兵不動,只不過是靜待時機。

但是沒有人想到會是在這個時刻。

在劉備軍剛剛大獲全勝,徹底擊潰袁術軍的時刻。

更沒有人想到對方會先對襄賁動手,若要打東海,從開陽本就可以直取郯城啊。

到這時還沒有人知道,更沒有人想到,郯城已落入了王政之手。

當董哲被下屬們喚醒時,猶自醉意正濃,甚至連他們說什麼都沒聽清楚,只是被硬拽著上了城頭時,此時城頭之下正有無數騎兵舉著火炬來回風馳電掣,賣弄騎術。

這般雄壯之勢,直如一盆冷水將他頃刻間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