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卻聞堂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旋即,一個哨騎一臉興奮地從外面急匆匆趕進來,旋即高聲叫道:“東面捷報!”

“昨日,伍都尉於下相城大破袁賊,斬首八百,俘降卒一千三餘,更繳獲大批糧草、器械、兵甲,不知凡幾。”

聽到這話,堂上人人面露喜色,眉飛色舞,劉備更是劍眉一挑,重重地在桌案上一拍,大喝一聲:“好!”

桌案上發出一聲巨響,案上一隻酒杯也跳了一下,劉備卻全然不顧,只是在主位上來回踱步,縱聲大笑,連連叫好。

這次的笑容是真的發自於心了。

勝敗、斬首都是其次,關鍵卻是繳獲的這些糧草、器械,卻正是此時他最需要的啊。

關羽,張飛亦是連連點頭。

他們可是清楚,不久之後恐怕又生戰事,而且若論起來,那王政麾下的黃巾賊寇難啃程度未必低於袁術人馬。

他們和劉備之前最憂慮的本就不是戰鬥,而是糧草,器械的補給。

失去了郯城,下邳的儲存又消耗大半,本正是發愁之際,下相這邊卻帶來了驚喜。

正這般想著,卻見一將已經趁眾而出,單膝跪地,道:“州牧,捷報頻傳,足見我三軍氣勢如虹!”

“袁術賊子,狼子野心,膽敢犯我疆域,末將以為,正該乘勢追擊,直取揚州,報此大仇!”

你在胡言亂語什麼啊?

這等愚人蠢言,差點堵的劉備一口氣沒喘上。

便是沒有郯城之變,他也不可能在大戰之後,元氣未復之時便勞師遠征吧?

“此事不急。”也虧的他養氣功夫到家,勉強溫言回了句,便直接環視眾人,道:“下相既然是袁軍之前的輜重,屯糧之處,今入我手,必得重兵守之!”

“別部司馬關羽!”

關羽一怔,走出座位來到堂中,躬身道:“州牧,末將在。”

劉備擲下一支軍令,道:“命你速帶三千人馬,前往下相,督促伍漁將輜重,糧草先護送部分來下邳,同時鎮守此城,不得有失!”

或許是心情激動,這一擲之力很大,那支鐵鑄令牌甚至把地面也磕了個小坑。

關羽接過軍令,看了眼劉備,鄭重其事地道:“州牧放心。”

“羽在一日,下相便在一日!”

劉備沒有明言,他卻已經領悟,下相不僅是屯糧之處,更和下邳城一東一西,互成犄角,無論來日戰事發生在下邳,還是郯城,都極具有戰略價值。

眼見天降甘霖,緩解了燃眉之急,劉備心情終於有所好轉,端起几案上的酒盞,小口飲下,細細品味,突然笑道:“昔日孟佗以葡萄酒一升遺得刺史,備曾覺荒謬之極。”

“今日飲下邳之酒,方知事雖不倫,酒確當真是極好的。”

劉備說的乃是一件漢末極為有名的事,《續漢書》記載:扶風孟他,以葡萄酒一升遺張讓,即稱涼州刺史。

孟他字佗,所以又稱孟佗,東漢末年太監專權,靈帝時權勢最盛的十二個人,被稱十常侍,張讓更是其中之首,最得志時,甚至讓漢靈帝說過“張常侍是我爹”這等千古笑談。

當然,真正的歷史上,張讓肯定不會單單因為一升葡萄酒就讓孟佗當涼州刺史,必然有其他的受賄財物,不過單憑這事能登列史書,便能看出在漢末時葡萄酒的貴重,和受人推崇。

坐在他下首的一將逢迎湊趣,道:“張讓此等國賊,不過勉強也算有些眼光,是個識貨人,知道咱們下邳葡萄酒的好處,倒也不算一無是處。”頓了頓,又道:“這便叫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怎能將這成語用在此人身上?

聽到這話,劉備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來,不過他也清楚大部分武將大都粗鄙不文,用錯典故,措辭有誤都有正常,倒也不曾見怪,只是微微搖頭,笑了陣,仰頭看了眼堂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