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來吧(第1/3頁)
章節報錯
“至難得者,人心也...“
“人心不順,此劉備之過也,故前有江東舉義兵而伐,後有郯城諸君順天從正,以樂太平...“
“以政之德薄,未動兵戈而得此寶地,有賴名器,亦仰仗君侯當日於帝前保薦之力也...”
“唯聞前番關羽淮陵之失,似乃誘敵深入之計,陣前諸公,不可不察...“
下相城內,縣衙書房,此時的案几上放著這麼一封信箋。
一旁的副官讀完之後,忍不住望向袁胤:“校尉,這王政信裡說之前淮陵之戰,劉備軍乃是詐敗,這...”
“聽這豎子妄言!”袁胤不屑撇嘴,冷哼道:“危言聳聽,我軍將勇兵精,氣勢如虹,贏的堂堂正正,明明是劉軍被打的潰敗而逃,偏到他的嘴裡,卻成了什麼誘敵深入?”
“當真可笑至極!”
“那他為何要在信裡特意提及此事?”副官面露疑惑:“咱們兩軍如今結盟,這關切提醒,本是應該啊。”
“還能為什麼?”袁胤接過信箋,盯著其中某處看了片刻,眉頭緊緊皺起:“郯城...”
他霍地長身而起,在堂內不斷踱步,面露悻悻之色,口中喃喃自語:“聽這豎子的意思,是郯城內的文武主動投降獻城的?”
“是這個意思。”副官偷瞥了眼袁胤,見他似極為煩躁不忿,小聲說道:“都說了未動兵戈,那不就是說未廢一兵一卒麼?”
“他孃的!”袁胤忍不住爆了粗口:“豈有此理!”
“我袁家出人出力,大軍勞師遠征,更是三軍奮勇廝殺幾月,如今連個下邳都還沒攻克!”
“他王政倒是在後面輕輕鬆鬆地撿了個大便宜!”
袁胤越想越氣,猛地一拍案几:“是可忍,孰不可忍!”
“郯城,還有東海,甚至徐州每一寸土地...”袁胤怒喝道:“都該是我袁家的!”
他突然扭頭看向副官,目露兇光:“下相至郯城,多少路程來著?”
“兩百多里。”副官心中一個咯噔,不由大驚失色:“校尉,你該不會...”
袁胤沒有直接回答,只是面露思索,緩緩道:“兩百里啊,大軍若是全力急行,不捨晝夜,最多三日便能兵臨城下了吧?”
他越想越覺有戲,雙眼不由一亮,又問:“王政信裡不是說他已派了大軍分兵幾路趕來下邳了嗎?那他留在郯縣的人馬應該不多吧?”
“你說咱們以慶賀為名,騙開城門,把這郯城搶過來可有把握?”
“這...”副官心中暗罵,他剛雖有預料,卻也真想不到袁胤貪婪至此,更愚蠢至此,卻不敢直接反駁,免了惡了這位皇親國戚,只得委婉道:“大敵當前,喬將軍讓咱們留守下相,本是為了鎮戍東面,防止敵人的伏兵,援兵繞道下邳,切斷我軍後勤補給啊。”
“豈可擅自離開?”
“臨陣之時,若擅自做主,不遵將令,校尉...”
副官所言倒也有理,尤其是最後一句更是宛如一頭冷水澆頭,讓袁胤登時清醒了幾分,失望之下,不由瞪了眼副官,色厲內荏地罵道:
“他喬蕤還敢對我動用軍法不成?”
當然,這無非是嘴硬罷了,說破天他袁胤畢竟只是袁術的侄子,不遵將令的後果自不可能當真全然無視,思忖了會,袁胤又問:“那咱們若是分兵呢?”
“獻城不過是那些官員的主意,底下兵卒未必人人心服吧?”
“郯城乃是州治,何等重要,這豎子得了之後雖必欣喜,也更不敢大意,他帶去的兵卒本就不多,又是大城,要分兵防守不說,還要分出部分去看管那些新降的文武,世家乃至兵卒...”
袁胤越分析越興奮:“咱們現在城內有六千人馬,便是分出一半,若是趁機偷襲,那王政意外之下,只要騙開城門...”
“校尉若真有此心...”副官暗自哀嘆,懶得再勸:“起碼要先知會喬將軍一聲,畢竟他才是咱們這次的大軍主帥。”
“那王政並非泛泛之輩,校尉你在廣陵時也見過他的本事,真要去取郯城,三千人...末將認為勝算不大!”
“唔...”袁胤搖頭晃腦想了片刻,反正下相離下邳外的袁軍大營也不算遠,無非浪費一兩日功夫罷了,便點了點頭:
“也罷,我這便修書一封,你去安排快馬,立刻帶去主營。”
袁胤可沒想著去徵詢喬蕤的意見,副官那句話倒說的不錯,王政的確有些能耐,既如此,再借口討要些兵馬便是。
“喏...”副官道:“那王政的書信是否也要一併帶去,尤其是他提及的誘敵...”
“此等胡言,就不必呈與喬蕤觀睹了。”袁胤擺了擺手。
開什麼玩笑,那喬蕤向來膽小,萬一信了怎麼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