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趙縣,是王政決定造反時已經定好的目標。

這是一把雙刃劍。

無論王政還是他麾下天軍,都是毫無攻城經驗的新丁,在目標的選擇上,趙縣最為合適。

距離是三處最近的縣城之一,而軍營中之中趙縣人本就不少,對其內外的地理環境也足夠熟悉。僅這兩點來看,在傷亡最小的程度去考量,攻打趙縣是目前的最優解。

但同樣的,這也導致了天軍中對“攻打趙縣”這件事,會有不少的人存在心理上的牴觸,吳勝等人的反應已證明了這點。

但王政權衡利弊後,還是做出了決斷。

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無可奈何。

割據的軍閥,在行政效率與資訊傳遞上,絕不可能想末世王朝那般緩慢。

尤其是是自己即將面對的敵人。

以曹操和其權利集團的綜合能力,從發現叛亂到出兵平亂,時間絕對不會超過一週。

如今已過了四日,恐怕大軍已在奔赴的路上。

軍營這樣的簡陋防備僅僅是聊勝於無,所以必須儘快尋得一處城池據城而守。

在此之前。

除了內部方面需要做的各項準備,對於外部,王政也要在正事前先掃清障礙。

他要拔除兩顆釘子,那是趙縣外的兩處塢堡。

塢堡,興盛與王莽篡漢時期,為民間富豪為求自保而築的自衛營壁。

作為兩次大規模黃巾起義的源頭,民亂肆起自然富豪恐慌,所以青州的塢堡在數量方面一直居各州前列。

既是建成的數量,也有被毀的數量。

上一次三十萬黃巾動亂青州時,趙縣十幾處塢堡被毀大半,如今僅剩兩處。

碩果僅存自然是因為防禦性最強,一旦有足夠數量的部曲家兵,正面強攻要麼損失極大令人不甘,要麼費時費力得不償失。

一處為鉅富趙家塢堡,一處為名門左氏塢堡。

既然正面難攻,王政自然不想給他們正面反抗的機會,尤其是攻下趙縣後,即將面臨的便是大軍壓境。

他要在對方意識到危險之前,讓兩處塢堡變成滿地瓦礫!

當日夜裡。

晚風漫漫不休地拂在荒野。

幾十個人影悄然地來到了趙家塢堡外,隱身在陰暗中注視著目標。

遠遠望著另一個方向,王政臉上陰晴不定。

那是左氏塢堡所在的位置,由吳勝帶著另一群人前去突襲。

既是吳勝首次單獨行動,也是初次沒有王政帶領的戰事。

“大哥放心。”

身後的伍元湊近耳旁笑道:“吳呆子小事毛躁,大事卻很穩重,這次定不會有失。”

王政點了點頭,剛要說話,此時風聲響起。

卻是幾個人影由牆上翻下,隨即迅速地來到王政等人隱身處,帶頭者正是徐方。

他走近低聲道:“將軍,高牆上的哨兵已處理乾淨。”